贫困户韩华才的“小算盘”:贷款5万种丹参 一年收入10多万

2017-02-12 06:22:4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本报记者 庞峰伟

  2月10日上午,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桂花树村,贫困户韩华才手扶一台小型旋耕机,在地里忙活,虽然天气寒冷,但他额头上已有了点点汗珠。“耕地深一点,丹参才能种好。”刚翻新的半亩多地,散发着泥土味,这是韩华才一个早上的劳动成果。

  桂花树村山高坡陡路难行,村里长期无产无业田地撂荒,目前还有57户贫困户。

  韩华才今年39岁,上有3名七八十岁的老人要赡养,下有2个上学的孩子需照顾,一家子负担都压在他和妻子身上。没有产业,日子过得苦,遇事时常得向邻里乡亲借钱。

  这两年,巴州区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不少贫困村的面貌有了起色。听说种丹参挣钱,去年12月,韩华才召集一家人开会,作出了一生中最大胆的决定:从银行贷款5万元,流转70亩山地种丹参。“不好好干,穷日子永远没尽头!”韩华才和妻子天还不亮就到山坡上砍荆棘、平整地,一天下来,累得倒头就睡。春节前,70亩山地全都收拾妥当。

  正月初四,别人还在走亲访友,韩华才就趁着天晴开始耕地,为栽种丹参做准备。“90厘米开厢,沟深35厘米,厢宽55厘米,种植间距15厘米……”10日上午,秦巴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岳小平来到桂花树村,指导韩华才栽种丹参种根。

  听说技术员到了村里,村民们纷纷赶来,有的还背着背篓、领着娃娃。不一会儿,田坎上就围拢了30多名村民。“过去开会村民不愿来,现在大家不请都来了。”桂花树村村支书周晓说。

  站在新翻的地里,岳小平捏起几把土仔细看了看,对韩华才说,地里施肥后,每窝内可稍微浇些水,即可播种。“插上种根后,还用土掩上不?”贫困户杨桂华认真地问。“盖上两厘米厚的细土就行,千万莫掩多了。”岳小平边说边示范起来。

  “我们村土壤湿度适宜,没有工业污染。大家种好了丹参,经济效益很可观!”巴州区巴药产业发展局工作人员伏荣平介绍,按近年市场价,每亩丹参可实现纯收入1500元以上,最高可达三四千元。

  这些,韩华才也有盘算:70亩丹参,到年底能换来10多万元纯收入,不仅能还上5万元贷款,手头还可攒下好几万元。

  “光想想就有动力,你说我要不要加油干!”韩华才浑身是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