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百万外出务工大军少三成多 返乡就业创业成潮流

2017-02-23 06:19:18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庞峰伟

2月8日,巴中巴人广场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张敬伟 摄

□本报记者 庞峰伟

2月17日,离前往浙江宁波的长途汽车出发还有两天,蒲筱笛在订票的微信公众号上点击了退票。因为她已在家乡巴中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蒲筱笛今年25岁,巴中市巴州区人,三年前大学毕业后,几个月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中,她订下了到宁波闯荡的车票。

如今退票,蒲筱笛没有无奈,而是知足与惊喜。这种感觉,其实在巴中非她独有。

今年春节前后,巴中市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为契机,共举办了18场招聘会,为众多像蒲筱笛一样的求职者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A

家门口就业务工不再舍近求远

此前在宁波,蒲筱笛找的是一份月薪3500元的工作。

她算了一笔账——在大城市一个月收入3500元,除去日常开支,每月剩下1500元左右;如果在家乡工作,一个月2500元底薪加提成,由于离家近,每月花费少很多,还能守在父母身边。

同样的念头,也在各个招聘会上的求职者心中不断产生着。“市场策划这个岗位主要做什么工作?月薪大概有多少?”21岁的杨莉在成都读大四,正在咨询某公司的市场策划职位,工资、福利都让她比较满意,当场就签下了意向书。“这几年巴中发展越来越快,机会很多,希望毕业后直接回来上班。”杨莉说。

42岁的张毅超和妻子在江苏当了8年的建筑工人。“娃儿今年要来城里读书,家里老人身体也不好,我们就在城里找个工作,不出去了。”张毅超说,他找的是搬家工的工作,妻子想找服务类工作,等工作确定后,再在城里租房,边上班边照顾父母孩子。

从更广范围来看,返乡就业创业,已成为巴中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上的一股潮流。

数据显示,2016年巴中全市登记的户籍人口为390万余人,常住人口330万余人。国家统计局巴中调查队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在省外国内务工的巴中农民有60余万人。这一数字,已比几年前常说的“巴中百万外出务工大军”减少了30多万人。

B

经济发展快企业用工缺口大

“从目前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情况来看,普通一线、市场销售等劳动密集型岗位需求最大。”巴中市就业局局长苏奇介绍,受工业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各类企业纷纷来巴扎根落地等多种因素影响,巴中市用工市场中,普通劳动力的缺口较大。

这从一场场招聘会现场的爆棚人气中就能感受到。据巴中市就业局统计,该市春节后在巴人广场举行的首场招聘会,吸引257家企业到现场招才纳贤,为求职者提供8700余个岗位,上万人到场参加招聘。其中,1500余人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性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招聘的单位和企业,多为巴中本地企业,提供包括管理、文秘、营销、技工以及服务业等各类岗位。“我们扩大了生产线,急缺技术工人。”“春节后有员工辞职,需要补充新人。”2月8日的一场招聘会上,记者询问多家企业招聘负责人得知,巴中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如今多数企业求贤若渴。

以恩阳区柳林食品工业园的福建好彩头食品生产基地为例。该基地1号厂房已完工,室内装修、设备安装也进展有序,投产后,年销售额预计20亿元以上,并将提供近2000个岗位。

薪酬待遇如何?调查发现,巴中市企业的薪酬待遇不均衡,以经开区为例,经开区企业中层干部平均工资为2800元,技术工约为3000元,一般员工为2000元左右。节后,大多企业薪酬无明显波动,部分企业因急需人手,在工资方面有小幅增长。

C

筑巢引“归雁”政府力促安居乐业

“归雁”渐多,且能安居乐业,昭显加快发展的巴中已具吸引力。这背后,离不开该市在招商引资、回引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诸多努力。

去年,巴中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再创新高、项目引进增量提质、合作不断深入——59个重大项目落地,全年到位资金488.52亿元;“中国十大发展型魅力城市”“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等为巴中增添多项殊荣;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四大重点成长型产业的工业格局。

企业纷纷落地,经济活力展现,就业创业方有依托。巴中及时抛出“回引工程”,瞄准成功人士、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农民等,通过精准对接回引、搭建创业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强化金融保障等举措,力促在外发展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据统计,近三年来,巴中每年回引创业就业人员均超10万人。

“回来”有何意义?“答案很明显,就是双赢。”巴中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一大批在外发展的老乡回到巴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同时也拉动经济增长,拓宽创业渠道,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