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推进脱贫攻坚 建设五彩巴中

2017-05-26 06:39:52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谢颖

巴中市恩阳区委书记梁津华

巴中市总工会经济保障部部长、恩阳区明阳镇五郎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苟东

巴中市巴州区金碑乡洪流村党支部书记李晓燕

巴中市通江县国有铁厂河林场护林员景祥俊

十 届省 委 工 作报告指出,以“绣花”功 夫 精 准扶 贫 精 准脱贫,巴中是 秦 巴 山区 核 心 区域,又是革命老区、贫困 地 区 ,2020 年 要与 全 省 全国 实 现 同步 全 面 小康,脱贫攻坚 任 务 较重 。 如 何贯 彻 落 实此 次 党 代会精神,实现 2020 年全 面 脱 贫的 目 标 ?参 会 的 巴中 代 表 说出 了 自 己的心声。

五大举措确保今年“摘帽”

“省委工作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刻,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全面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坚定决心和务实部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对我们恩阳这样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而言,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梁津华说,今年,巴中市恩阳区要退出55个贫困村、脱贫283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内,摘掉贫困区的帽子,这是恩阳区委区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立下的“军令状”。恩阳区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重大契机,确保今年底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为完成这一目标,恩阳区将主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抓好编制规划。围绕“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对照区“一低三有”、村“一低七有”、户“一超七有”的标准,逐村逐户梳理达标任务清单,明确攻坚内容、时间节点,精准用力、缺啥补啥。抓好精准帮扶。持续抓实抓细“五个一”帮扶工作,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的思想、厌战懈怠的情绪、消极应付的心理,持续巩固精准脱贫成效,确保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抓好政策保障。对已退出的贫困村和已脱贫的贫困户、临界贫困户原则上保持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到2020年享受政策总体不变。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教育、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脱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机制,扎实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抓好致富产业。有些贫困户由于是依靠“短平快”产业实现快速脱贫,基础不够牢固。恩阳依托食品工业园和八个万亩农业产业园区,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培育持续增收产业,真正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抓好能力提升。以“四好村”建设为载体,通过“农民夜校”“村村响”等平台,进一步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树立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意识。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增收渠道,提升贫困群众防范返贫风险的能力,确保脱贫不返贫。

防止返贫 让农民更富有

2016年,巴中全市共退出贫困村215个,五郎庙村也一并成功摘帽。“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五郎村建设得更美好,坚决防止返贫,让农民更富有。”苟东说。

通过“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对全村94户258名贫困群众实行精准滴灌,确保他们脱贫不返贫;培育一批支柱产业。2016年6月,成功引进成都一家农业开发企业,流转土地1300亩,计划投资2200万元,利用3年时间建成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发展不知火、白桃等6种优质水果,两年后预计产量可达2200吨,年产值可达6300多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260元;智力扶贫。志气、信心比物质更重要,通过开展“三送、三帮、三创”活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丰富过上“好日子”的内涵;夯实脱贫攻坚的党建地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农民夜校的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工作,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党代会精神 着力解决“四个矛盾”

洪流村地处大巴山深处,2014年,全村368户居民有62户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到2016年底,全部成功脱贫。过去,交通不便,村民收入较低,2014年时全村人均纯收不足2700元。两年时间里,村道进行了硬化,还利用铁路(巴达铁路)过境优势,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产业回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投资1000万元,兴办了现代养鸡场和养猪场各一处,建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预计2020年全村村民将有望实现人均纯收万元以上。李晓燕说:“当前脱贫攻坚领域存在四个方面的矛盾,即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挂包驻帮人员与贫困户之间、非贫困户与干部之间的矛盾。我们将向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宣传党代会精神,理顺各方关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早日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

当好森林的“保护屏”

当听到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时,我内心无比激动。我在林场工作了20年,见证了大巴山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林场附近的一些山村,前些年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成了“空心村”。随着脱贫攻坚的实施,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选择回家乡发展,很多山村重新有了活力。大山哺育了我,我一定好好看管那片林子,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谢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