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堵保畅 成都市多部门打出“组合拳”

2016-05-02 05:10:51来源:成都日报编辑:陈乐记者:何良

4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公布了2016年度第一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首次揭示了TOP60榜单。榜单显示,成都跌出“最堵城市”前十,退居20位。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TOP10依次为济南、北京、杭州、哈尔滨、重庆、郑州、深圳、贵阳、昆明、广州。

在成都跌出“最堵城市”前十的背后,是我市在整治城市交通拥堵,倡导文明出行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昨天,记者采访了市交管局、市建委等相关部门。

多部门联动

整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解决交通乱象和拥堵

4月23日下午,二环路万年场路口。

一辆“电马儿”沿着双林路往出城方向走,驾驶员并没有走非机动车道,而是走了快车道,刚行驶到路口,就被交警五分局执勤民警肖非拦了下来,肖非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依法对驾驶员进行了处罚。这样的情景不只发生在这一个路口,红星路香槟广场路口、二环路火车北站路口、红照壁路口……驾驶员违法都难逃处罚。

机动车违规变道、违法停放,电动自行车侵走机动车道、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行人闯红灯、违法横穿车行道……从2016年4月20日起至7月20日,我市在中心城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重点安排在主要交通路口和主干道,以及学校、医院、商业繁华区域、旅游景点等周边道路,此次为期3个月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从源头上解决交通乱象和交通拥堵问题。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在整治中,建立以交警为主力军、公安机关其他警种参与整治、有关执法部门同步实施、社会力量协同配合的布局,集中整治与常态长效机制结合,确保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观。

仅在4月20日一天的整治中,全市4000余名警力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832件。其中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2247件,机动车违法585件。“这样的整治很起作用,这些交通违法行为对道路畅通造成了很大影响。”市民唐光明说,无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行人,都应该文明守法,平安出行,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畅通。

大城市细管理

静态交通严管街“以静制动”

直行待行区效果好

“五一”假期,市民马先生要加班。他家住在永丰立交附近,上班在科华北路。

昨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单位,他没有选择走二环或者一环,而是选择了芳草西二街、倪家桥这些中小街道。马先生为何要如此选择呢?原来这些街道都是静态交通严管街。

从去年12月17日起,市交管局将我市120条中小街道划定为首批“静态交通严管街”,依托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建立“交警管片、协警管段”的“1+N”警协联动管理模式,对静态交通进行严管。严管、严查、严处机动车乱停放等停车违法行为,保证中小街道的畅通,为主干道进行分流,把静态秩序规范好,使动态交通更畅通,最终达到缓堵保畅,抑制汽车高强度使用,积极引导群众选择公交、地铁等方式出行。通过“大城市 细管理”,让城市道路更畅通。

从2016年3月10日开始,我市21个路口“直行待行区”运行时间调整为7∶30—19∶00,从调整后情况来看,21个路口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组织,直行待行区在缓堵保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5年1月至今,我市中心城区陆续在八宝街路口、牛王庙等21个路口实施“直行待行区”交通组织模式,有效延缓了高峰期路口车辆排行长度和通行压力。

据市交管局科规处民警介绍,经过成都交警对21个“直行待行区”路口交通组织模式的现场流量统计和仿真模型论证,路口通行能力平均提升幅度约8%-10%,以八宝街路口为例,一个小时路口可多通行729辆直行车辆,通行能力提高8%-10%,同时路口排队长度缩短40米左右。路段平均车速提升14.3%左右。记者了解到,成都交警梳理了80个具备条件的路口,今年将再选择20个路口设置“直行待行区”,进一步提高路口精细化管理水平。

城市交通快速发展

道路提档升级

出行更便捷

双向8车道,车道更宽更通畅,现在开车行驶在综合整治后的红星路上,能让人充分感受到这条贯通我市南北的交通要道的便捷。从去年10月开始,南起二环路科华路口、北至二环路刃具立交,红星路进行了改造,提档升级后的红星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随着二环高架的开通,以及“三环十六射”的加速构建,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我市主城区城市建设“多箭齐发”,新建、改造多条干道、下穿隧道以及桥梁。今年,我市继续按照规划推进城区交通建设。

但交通工程是一盘棋,需要通盘考虑。我市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统筹施工的科学操作,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市民李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因为他上下班都要走红星路,“道路更宽阔更好走,交通肯定就会更畅通。”李先生说,现在城市交通不断发展,公共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大家出行也更方便。

市民声音

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经常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市民,他们也就交通情况谈了自己的感受。

市民赵女士: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几乎一个月就要去一次上海,上海交通给我的感觉就是交通管理很精细、很科学。例如几乎很少看到“电马儿”走机动车道,大家都能各行其道,这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却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另外上海对交通违法的整治也很严,这点和成都很像,通过整治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从源头上解决交通乱象和拥堵。

市民孙先生:对于北京的交通我印象很深刻,堵车是常有的事情。但北京的公共交通特别发达,公交和地铁网络四通八达,去哪里都很方便,我觉得大力发展并提倡大家选择公共交通是缓堵的好办法。现在成都地铁已经开通了3条线,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城市的交通也将会更加畅通。

本报记者 何良 摄影 杨永赤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