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为成都经济转型提供强劲新动能

2016-08-25 14:34:22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编辑:彭焘

8月,各地半年经济数据纷纷出炉。时间过半,任务是否过半,答案已现;未来半年经济走势,是否乐观,也心里有数。

从这个角度,2016年上半年成都的经济数据是令人欣慰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5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全国平均水平高 0.8 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呈现出健康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上半年投资总量,成都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比经济增速和投资总量更令人惊喜的,则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开花。数据显示,成都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2289.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分别高8.7、6.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的崛起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彰显成都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有效带动了民间力量。

这正是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半之后带来的显著成效。特别是举办“菁蓉汇”品牌系列活动,成都创新创业日趋活跃,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局面加快形成。

特别是放到如今经济转型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之下,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意义就更加凸显——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劲的新动能。

著名经济学家刘世锦日前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从长期增长过程看是增长阶段的转换,可称之为“转型再平衡”,也就是由高速增长的平衡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平衡。这一平衡的实现,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从需求侧看,高投资要触底;二是从供给侧看,去产能要到位;三是从中长期看,新动能要形成。

显然,要实现“转型再平衡”,就必须形成新动能;没有新动能的形成,就没有经济转型的成功。又由于我国经济将长期运行在L型走势的阶段,就更需要新动能来支撑“时间换空间”。

当前的问题是,新增长动能在规模上还无法完全对冲旧动能的下降,所以带来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因而,谁能率先形成新动能,谁就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也就能为经济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未来持续的经济增长拓展更大的空间。

新动能何处寻?创新创业是最终源泉。成都的“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都版本,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都实践。

成都经济的新动能,来自资本和“知本”的有效对接。因为创客的创新精神,只有和资本结合在一起,才能长袖善舞。为此,成都搭建了汇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的两大平台。一是“菁蓉汇”平台,在2015年共举办系列活动160场,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1200余场,40多万创客参与,促进近300家创投机构与6200余家企业及团队实现对接,意向投资超100亿元。二是“全球创交会”平台。单是今年6月举行的为期3天的2016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就吸引了36个国家、450名外宾、超过3000个项目参加,交易额预计突破160亿元。

成都经济的新动能,来自创新创业环境的大力营造。一是大大提升成都的载体孵化能力。比如,郫县“菁蓉小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蓉漂”心中的圣地;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瞄准建设全国最大“双创”孵化平台,预计3年聚集1000家企业。二是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金融等服务和支持。依托政府引导基金,成都撬动大量社会资本来蓉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成都创业投资基金已有27家,管理基金规模44.29亿元。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占全省的90%,从业人员数量超过7000人。

成都的经济新动能,来自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更新。比如,被称为“成都新十条”的《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打通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在国内首次触及科技成果的所有权问题,明确发明人可享有科技成果转化不低于70%的股权。同时,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职创办公司。

正因为有了创新创业的平台、生态和体制机制,才有创新创业要素资源的日益汇聚,才有创新创业力量的充分涌流。

今年,随着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推出,成都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创业力量、载体孵化能力提升、融资渠道、要素聚集、品牌活动六个方面,提出了26条相关政策,将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创新天府”行动计划在升级,成都经济的新动能也在升级,从中不难发现经济转型的内在经验与逻辑。

这种经验与逻辑,不只是成都的,也是中国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