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席是个体力活,王文清老人每次提扣压扣都是一身大汗。换席的目的就是将正面的席子扣压到后面去,方便穿席和制作更长的席子。
蒲江公议村目前只剩王文清(左)、王巧珍一家人还在手工编席,他们打算将库存的蔺草用完后就停止制作。
王文清把用谷草烧成的草木灰撒在收割后的灯草上。
草席因其天然环保、材质柔软、吸水性好,曾经是成都每个家庭度过炎夏的必备之物。如今,人们习惯了空调房里盖空调被,草席则逐渐淡出了成都人的生活。
说到草席的编作,成都周边当以蒲江为最。
上世纪80年代的蒲江县公议村便是远近闻名的草席制作之乡,家家户户都能织席,“蒲江草席”亦行销省内外。但现在,公议村只剩下70多岁的王文清、王巧珍一对老人还在手工编织草席。王文清说,“蒲席”这一千年的传统工艺可能自他们之后就再无传承了。
一般大太阳下,蒲席要晾晒三天时间,足够干燥才能保存得久、不易生虫。
独一户
夫妻搭档编席六十年
在上世纪80年代的蒲江县公议村,家家户户都能织席,“蒲江草席”远销省内外。而现在只剩下70多岁的王文清、王巧珍一对老人还在手工编织草席。
王巧珍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蒲江人,从小就跟着奶奶学习穿席子,王家穿席子有六七代人了。丈夫王文清上门后就和王巧珍搭档穿席子也快60年了。王文清老人说,穿席子最重要的原料就是蔺草又称灯芯草,每年九十月份在谷子收割后的水田种草,第二年的5月份收草。制作“蒲席”的手工织机当地人称作席架,宽不足1.7米,架高1.3米。席架多用柏木制作,但扣必须用材质细密、坚硬的青冈木,扣上从左到右的92个小眼历经麻线反复磨勒数十年,而不会有大的损伤。青冈木很重,下压时形成的力量很大,席子才可能织得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