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羊汤馆遇冷 专家忧心羊肉汤恐成下一个"柴火鸡"

2016-12-20 06:02:5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吴柳锋

12月19日,成都小关庙羊肉一条街,伙计小杰在招揽客人。

冬至临近。

成都小关庙成都小关庙,客流同期下降三成客流同期下降三成,揽客的羊汤馆员工坐在路边耍手机游戏机游戏;双流黄甲双流黄甲,多家老字号羊汤馆也遇冷多家老字号羊汤馆也遇冷,客流下降四成左右客流下降四成左右。

“冬至到,羊肉俏。”今年冬至,这种说法可能有所变化了,离冬至还有两天,羊肉汤并没有俏起来。

在成都小关庙,客流下降三成,揽客的羊汤馆员工坐在路边耍手机游戏;在双流黄甲,多家老字号羊汤馆也遇冷,客流下降四成左右。

华西都市报调查了解到,羊肉汤今冬不俏,不仅体现在羊肉汤馆,上游的养羊户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业内专家建议政府和相关的协会应牵头进行必要的产业规划,避免养殖户、店主盲目扑向早已饱和的市场,别让羊肉汤成为下一个“柴火鸡”。

A走访

小关庙店员专注揽客6年,今年最闲

19日下午5点过,成都小关庙还很冷清。往年这个时候,整条街已摆满了桌椅板凳,店员也会做最后的准备,等着晚上迎来一波上座高峰。

小杰,是这条街上一家羊肉汤馆的员工。他家的店因为不具有口岸优势,所以老板交给他一个任务,专门到丁字路口揽客。因为老板认可,他在这个岗位一做就是6年,“到了饭点,不干别的,就给我拉客”。

“今年绝对是最闲的!”小杰说,对比去年这个时候,上座率至少降了三成。去年冬至前几天,有很多市民就会前来光顾了,中午的时候,就有两三百桌,算上晚上,一天七八百桌没问题。“今年,眼看就要冬至了,中午零零散散的可能只有百桌左右,加上晚上,也不到500桌。”小杰说。

在路边揽客,小杰专门准备了一个塑料凳,看到有客人路过,就会立马起身,跑到客人面前,“喝羊肉汤哇?到我们家嘛!我们是三官堂老店,80元一斤,绝不少秤。”这句话他说过上万次,倒背如流。“但今年客人少了很多,我都有时间用手机耍游戏了。”

在小杰看来,除了客流量减少,很多顾客也没有了往年的豪爽,“往年,很多客人都不带问价格的,今年就不一样了,年年的80元一斤,开始嫌贵了。”

双流老字号今年生意“秋”,客流降四成

市场的“秋”意,双流黄甲镇的毛先生深有体会。“往年这个时候,我的店都开始排队了哦。”毛先生说,就算是去年,光中午也有30多桌,算上晚上,80多桌没问题。今年,离冬至还有几天了,一天也就50多桌,“上座率下降了近四成”。毛先生在双流黄甲镇,算得上老店,从前年开始,羊肉汤的价格就控制在80元一斤,“今年也是,冬至不涨价。”

B调查

中小散养户收羊的少了,利润也少了

随着今年羊肉汤遇冷,四川多地养殖户,尤其是中小型的散养户,同样也遭遇了寒冬。12月15日,广元剑阁县柏垭乡,从事山羊养殖4年的梁先生,在村口望了很久还是没等来收羊的商贩。

2013年开始,梁先生便入行开始养山羊。“那时候价格很高,一只肥羊能赚四五百元。”梁先生说,眼见村里的养殖户都赚了钱,他也买进了数十只小羊饲养,“后来收购价最低时跌破过10元,虽然还有点赚,但利润很少了。”

今年12月初,梁先生的近百头羊均在100斤上下,“平常卖得都不多,每年就等着12月,都会有羊贩子来收羊。可现在都快中旬了,也没见到有人来收。”

此外,内江隆昌县胡家镇,养殖户李先生在近两年间目睹了不少同行退出市场。“去年山羊收购价仅八九元每斤,养殖户能不亏本就很不错了。很多人担心今年的价格走低,便提前选择了退出。”李先生说,虽然今年价格有所回升,但抛开养殖成本后,“一只羊也只赚两三百元。”

中型养殖户羊价有周期,追高有风险

“价格高都追风,价格低就亏本。”对此,成都一家中型养殖户彭女士透露,3年前,是羊肉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养殖户、羊贩子,以及市场上的商家,都是收益巨大,“一头羊最高可赚500元。”

彭女士说,他们一家是从2009年开始从事肉羊养殖,“整个羊肉价格就像波浪,达到最高点(2013年)后,便开始持续走低,今年又出现回升势头。”

她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市场规律,“价格高就吸引养殖户加入,养殖量一旦上去了,这价格自然会走低。”

“有养殖户熬过寒冬,有的干脆退出。”彭女士说,这其实类似于猪肉的“猪周期”,“一年赚钱,一年保本,一年亏本。”

此外,她认为价格影响还包括饮食习惯,“四川吃羊肉一般只在冬季,由于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再加上现在的替代品增多,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也明显减少。”同时,也有业内人士预测,虽然目前羊肉消费在回暖,“但目前总体供应量充足,价格再难回到黄金时期。”

C专家看法

曾经“围城”羊汤别成了“柴火鸡”

每年冬至前后,羊肉备受成都市民宠爱,今年,无论是客流和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

对此,成都市美食文化协会会长彭小平认为,除了客观上的经济原因,羊肉汤这一行的混乱也是主要原因。彭小平说,老成都人应该知道,在餐饮行业来说,羊肉汤应该是门槛比较高的一类,不是所有人都熬得好那一锅羊汤,而如今的局面却是,到了冬至,开冷啖杯的、跷脚牛肉的、火锅的、中餐的……都开起了羊肉汤馆,“换个招牌,请个厨师就行了。”

羊肉汤的这种情况,让彭小平想起了前几年火遍成都的柴火鸡。看到这一杯羹有利可图,大家一拥而上,而市场只有那么大。很快,大量的柴火鸡销声匿迹。“我认为羊肉汤要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政府和相关的协会应该牵头进行必要的产业规划,避免养殖户、店主盲目扑向早已饱和的市场。”她说,别让羊汤成为下一个“柴火鸡”。

他山之石

为啥这里的羊肉逆市走俏

连日来,华西都市报在走访中,发现在多地“唱衰”羊肉时,也有部分地方的羊肉十分走俏。例如,简阳大耳羊、金堂黑山羊、双流黄甲麻羊等,不仅吸引众多成都市民驱车赶往当地消费,甚至还有外地市民通过网络、电话预订。

对此,成都金堂县农林局科教信息中心主任刘江韬介绍,仅金堂而言,以前也出现过羊价波动的类似情况,后来当地通过规模化适度养殖,以及地理品牌打造,让当地的羊从内部消化,走向全川乃至全国市场。

“今年来看,本地羊价仍在上涨。”刘江韬说,全县存栏量为25万只左右,会随着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近年来几乎都是稳中有增。”

“1999年开始黑山羊养殖,起初大部分养殖为散户,周期性波动也是特别大。”刘江韬说,2011年进行规模化养殖,品牌化推广,“依靠合作社、龙头企业引导,降低了市场风险,通过选育优良黑山羊,参加农博会、举办主题性活动等,做出地标性品牌,使得品牌、消费习惯深入人心。”华西都市报记者吴柳锋杨力

摄影刘陈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