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在翻装歪盐时被警方挡获。
一堆采购来的不合格原料,只需一个假包装、一台封口机,几分钟就被翻装成了四川知名品牌的假盐假味精。郫县安靖镇土地村,一个半掩着门的出租房中,一袋袋假盐、假味精,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入了成都周边的一些小超市。
当执法人员推开这扇门,一个令人咋舌的假盐假味精链条浮出水面。老板王某(女)和一个50岁左右的女工,每天即可翻装几百包肉眼无法辨别的假盐、假味精。在现场,执法人员查获原料近5吨。
19日,记者了解到,生产这些假盐假味精的女子王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郫县检方正式批准逮捕。
仿冒名牌食盐两女子被逮现行
去年12月底,接到群众举报后,郫县经侦民警曾靖砚和盐政管理所、郫县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来到郫县安靖镇土地村,推开了那道半掩着的门。屋内,两名50岁左右的女子正在将散盐装包,看到众多执法人员,先是一愣,然后站了起来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执法人员亮证后,一名女子连忙解释:“我们只是打工的,老板不在。”
曾靖砚在现场看到,房间面积约10多平方米,墙体斑驳,屋内堆满了散盐、包装袋、箱子。答话女子面前,放着一个盛着散盐的旧塑料盆,里面立着一个包装袋。“看得出来,她正在将散盐装袋。”曾靖砚说,直到这间出租房的房东出现,这名女子才承认她就是老板,姓王,她们将买来的散装原料翻装成知名名牌的盐、味精、鸡精,在此已有两年时间,“一天可以翻装四五箱”。
据现场清点,这间出租屋共查处假盐、假味精、鸡精近5吨,主要包川内久大、国莎两个品牌。现场还发现了封口机和几万个包装袋。
歪盐流入市场长期食用危害大
执法人员将屋内制假原料、工具进行查封,王某则被带回郫县公安局调查。
经查,用来冒充四川久大品牌食用盐的散装原料为“川晶未加碘食用盐”;用来翻装国莎品牌味精散装原料为“尹品味精”、“自流井味精盐”。原料中均未加碘,均不能流入市场销售。但账单纪录显示:该作坊翻装的食用盐、味精、鸡精大多流入了成都周边的小超市。
郫县盐政管理所盐政科科长廖玢说,一般来说,长期食用未加碘的盐可能会导致人体碘元素缺乏,容易患上大脖子病,小孩长期食用,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
19日,记者了解到,生产这些假盐、假味精的女子王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郫县检方正式批准逮捕。
暴利驱使造假翻装后价格翻8倍
在食盐销售的利益分配中,流通环节占有绝对的优势。记者了解到,普通食盐出厂后,通常分装成小包装(250克-500克不等),之后卖给省、市级盐业公司,并由盐业公司进行销售。
据现场执法的盐政科科长康年介绍,假盐的原料有可能是从小盐厂流出。成都盐业公司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未加碘食盐的出厂价在800元左右一吨,而一袋普通的350克装精纯盐的价格为2.5元。这样算下来,一吨假盐的零售价可以达到7000元左右,“批发价也得超过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拿到出厂的大袋盐,假盐商贩分成小袋批发、零售,价格直接翻至原价的8倍之多。“利润达不到那么多,因为要加上包装、物流的成本,但即使如此,制售一吨假盐的成本也不会超过2000元。”
专家提醒
假盐假味精封口处手感不一致
正是因为假盐、假味精经翻装后会带来暴利,少数不法商家将其冒充正规产品流入市场。那么消费者又该如何分辨呢?17日,郫县盐政管理所盐政科科长廖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正规超市,在购买时,用手轻抚盐和味精外包装上的上下封口处,假冒的产品上下封口的凹凸感不一致,遇到这类情况,须谨慎购买。
“正规的盐和味精多是一次性封口成型,所有封口处的手感相差不大。”廖玢说,相反,假冒产品一般是购买假的包装袋,然后自己加入假冒产品后自行封口,因此手感会有所不同。此外,廖玢还根据经验,总结了两招分辨食用盐真伪:一是用手擦拭生产日期,假盐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是在制袋时连同图案一起印上去的,字体清晰漂亮,怎样都擦不掉。二是通过淀粉或马铃薯进行试验。在食盐购买回家后,我们可以通过用淀粉或是把马铃薯切片后放在盐上做简易检验,若淀粉或马铃薯显现紫色为有碘盐,不显色则有可能是无碘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柳锋摄影刘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