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 高姓人出现在四川

2017-03-25 06:19:25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黄勇

秦汉时,高姓人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作为后世高姓主源的春秋时齐国贵族高氏,从公元前404年田氏代齐后衰落下去,子孙大多外迁鲁、燕等国,后又转徙到卫国、楚国等。直到西汉末,高姓人中都没有涌现特别著名的人物。从东汉开始,高姓开始复苏,在各个迁居地崭露头角。

西汉初,刘邦为打击原六国豪族势力,把原六国豪族迁往关中。在这次迁徙中,山东高氏的一部分族人迁到了关中,在那里繁衍生息。这是北方高姓人在西汉时的第一次大迁徙。王莽篡政,爆发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绿林赤眉起义。部分高姓人为躲避战乱,从山东、河北迁到江苏南部。这是高姓人在西汉的第二次大迁徙。

东汉时,高姓在北方山东、陕西,特别是河南,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分布。在南方,四川和江浙出现了高姓人。

四川关于高姓人的记载,有广汉郡太守高吕。高吕是个饱学之士,白天审理政务,晚上研读经典。此外,还有司隶校尉高赐、蜀郡太守高躬等。

西汉时,两个高姓人被封侯

在为刘邦打天下的文官武将中,也有高姓人。高起是刘邦的身边人,刘邦夺得天下后大摆酒席。席中,他问群臣:他为啥能得到天下?

高起认为,原因是刘邦能与手下人共同享用战利品,而项羽却没有这么做。刘邦对高起的回答不是很满意,自认为是用好了张良、萧何和韩信。

高色是刘邦的一员大将。公元前209年,高色跟随刘邦起兵,因作战有功升为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高色打败了项羽的叔父项籍等,立下大功。

汉高祖12年(公元前195),高色被封为祝阿侯,食邑1800户。以高色为代表的高氏家族,成为祝阿(今山东禹城市)一带著名的望族。

高色封侯21年后去世,谥号“孝”。他的儿子高成承袭爵位。14年后,因为犯法,侯国被废除。

元康4年(公元前62),高色的玄孙高弘当上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上造(官名),朝廷下诏复家。

西汉被封侯的,还有汉武帝时的校尉高不识。高不识跟随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打击匈奴,战绩辉煌。元狩2年(公元前121),高不识被封为宜冠侯,食邑1100户。

高不识的侯国在昌县(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境内),由此,昌县高氏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名噪一时。

元狩4年(公元前119),高不识再次跟随霍去病攻打匈奴时,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他在上报战功时,所报的捕获匈奴人数和杀敌的人数与事实有出入。

这属于严重的虚报战功行为,按当时的法律,应该被判斩刑。

不过,汉武帝想到高不识有功于国家,不忍心杀他,赦免了他的死罪,废除了他的侯国。所以,高不识的侯国只维持了3年。

西汉末,刘邦的老家沛(今江苏沛县)人高相精于易学,能预测灾害。高相后来把学问传授给了儿子高康。高相、高康父子所传的易学,被后世称为高氏学。

东汉时,形成著名渤海高氏

东汉时,高姓有了进一步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渤海高氏。

高傒后裔高洪,当上了渤海郡(郡治浮阳县,即今河北沧县旧州镇)太守。

高洪后来定居在渤海郡蓚县(今河北景县),子孙枝繁叶茂,世代为官,成为当地望族,形成渤海高氏,高洪被尊奉为渤海高氏始祖。

渤海高氏族人不断向外播迁,如今有“天下高姓出渤海”的说法。

高洪的生活年代,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高氏家谱也语焉不详。有高氏研究者认为,高洪生活在东汉中后期。也有研究者认为,高洪应该生活在东汉初年。

高洪的曾孙高裒,高氏许多族谱写作高褒,是渤海高氏郡望形成的关键人物,曾任太傅。但在史书中,没有高裒的名字,只有太子中傅(宦官担任)高梵和执金吾(九卿之一,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高裒。

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后人将高梵、高裒弄混淆了,讹传出来太傅高裒。

从高裒开始,渤海高氏家族英雄辈出,在南北朝时涌现出北魏国舅高肇、北魏名相高允、东魏大丞相高欢、东魏大将军高昂家族等著名的高姓族系。

高欢次子高洋代魏自立,建立大齐,将渤海高氏的盛名推到极致。隋唐时,渤海高氏又涌现出一大批名相名将,如高颎、高俭、高冯、高郢、高崇文等。

高诩父子,不愿与王莽为伍

除渤海高氏外,东汉时的高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家族和人物。

高诩,字季回,平原郡般县(今山东临邑县德平镇)人,经学家,生活在两汉交替时期。高诩的祖父高嘉,曾任汉元帝的老师,主要授课《诗经》。

高嘉曾任上谷郡(郡治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太守。高诩的父亲高容,在汉哀帝、汉平帝年间出任过光禄大夫。

因为父亲的关系,高诩也被征入朝中,官拜郎中(帝王侍从官)。王莽篡位后,高诩父子不愿为伍,拒不做官。

光武帝刘秀即位后,经大司农宋弘举荐,高诩出山入仕,历任郎官、县长,后来担任博士(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专门研传《鲁诗》。

高诩为官清正、学识渊博、恪重信义、情操高尚,对《诗经》的传承有一定的贡献。建武11年(35),高诩出任大司农(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两年后,高诩在任上去世。

高彪高岱,父子是江东名儒

东汉末,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市)无锡人高彪、高岱父子,是江东的名儒,道学家。高彪,字义方,家境清寒,有文才而沉默寡言,不善表达。

郡里推荐“孝廉”,高彪参加朝廷举行的经学考试,考中了第一名。入朝担任郎中,在东观殿参与《东观汉记》的编校工作。

高彪写的赋、颂、文章,很受汉灵帝喜欢。当时京兆尹第五永出任幽州督军御史,大家为他饯行。

著名文学家蔡邕等人都习惯性地赋诗为第五永送行,只有高彪独辟蹊径,写了一篇叫《督军御史箴》的文章。

蔡邕等人看后,对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高彪的文才。《后汉书·文苑传》全文收录了这篇《督军御史箴》。

高彪还喜欢直言相谏,更让汉灵帝对他另眼相看,让他出任外黄县(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县令。

高彪到任后,颇有德政,后来在任上去世。汉灵帝曾命人在东观殿悬挂高彪的画像,以此作为后辈文士的榜样。

高彪的儿子高岱,字孔文,“聪明通达,轻财重义。”也像他父亲一样被举荐为“孝廉”。

因为得罪了吴郡太守许贡,高岱隐居到了今浙江余姚市境内。割据江东的孙策听说高岱精通《左传》,想请他来切磋切磋。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人对高岱不满,想乘机陷害高岱。

那人先对孙策说:“高岱曾经说过,您啊,英武有余、文采不足。所有,您跟他讲《左传》的时候,他如果回答说不懂,就是瞧不起您!”嗯,孙策暗记在心。

那人又跑去对高岱说:“孙策这个人啊,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超过自己。他如果问你《左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才合他的意。你如果跟他讲论辩难,你就危险了!”哦,高岱信以为真。

孙策和高岱见面了。孙策果然说起《左传》,高岱连连回答说不知道、不懂。孙策毛了,以为高岱恃才轻慢自己,把他关了起来。

高岱的朋友听说了,纷纷跑来静坐,请求孙策放人。孙策本来无意杀高岱,结果登上高楼,看见几里地密密麻麻地坐满了请愿的人。

高岱如此得人心,这是对孙策权威的挑衅,让孙策很是不爽,下令杀掉高岱。高岱被杀时,年仅30岁。

隐士高获,为老百姓出恶气

东汉时,高姓人还有3位著名的隐士。

一位是南阳郡叶县(今河南叶县南)人高凤,字文通,耕读为业,勤于治学。

有一次,高凤的妻子在院子里晒麦子,让高凤看着,免得被鸡啄吃了。不久,下起了大雨,高凤只顾专心读书,麦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后来,高凤成为一代名儒,教授门徒。由于声名远播,太守多次请他出来做官,高凤都借口说自己是只懂方术的“巫家”,不宜为官,隐居终身。

另一位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高恢,字伯通(一作伯达),专攻老子之学,“清虚以自守”,隐居于华阴山中,终身拒不为官。

第三位是汝南郡新息县(今河南息县南)人高获,字敬公,通晓天文地理,性格刚烈耿直。

高获年轻时到京师游学,师从司徒欧阳歙,并碰到后来成为光武帝的刘秀,两人交往深厚。

刘秀当政后,请高获为官,高获拒绝了。后来,欧阳歙因犯法被下狱,按律当斩。高获为救老师,头戴铁冠,又带上铁钻等刑具,去为欧阳歙求情。

刘秀没有赦免欧阳歙,而是对高获说:“我想让你做官,但你该改一改你的脾气。”高获回答说:“我的性格受之于父母,不可能因为陛下就改变。”说完,就告辞走了。

汝南郡遇到大旱,粮食没有收成,老百姓生活困苦。太守鲍昱久闻高获“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的名声,找到高获,请他指点迷津。

高获说:“很简单。你回去后,立即罢免郡里的三部督邮(督邮是汉朝各郡的重要官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为若干个部,每部设一个督邮)。明天,你往北方走,走到三十里亭时,天上就会下雨了。”

鲍昱听从了高获的话,回去罢免了三部督邮,并往三十里亭走去。果然如高获所说,天上下雨了。大家都认为高获简直是神仙般的人物,对高获敬佩不已。

其实,高获因为懂天文,看出了第二天就要下雨。之所以提出罢免三部督邮的要求,是因为三部督邮平时很腐败,百姓深受其害,高获趁机想为老百姓出口恶气。

高获后来隐居到了江南,死在石城(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境内)。后世石城人集资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