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个梦想 让成都博物馆更年轻

2017-04-19 16:45:56来源:成都日报编辑:何勇王嘉

肖飞舸希望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成都博物馆

昨日上午9点,在天府广场成都博物馆办公区,博物馆宣传营销部主任肖飞舸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往落地窗外看,办公区窗户正对博物馆大门,这个时候也是博物馆开馆时间。记者看到,不少观众已在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候进入,肖飞舸告诉记者:“比起刚结束的丝路之魂大展的人流量,现在观众明显少些了。不过,6月新的大展又将来到,到时候每天又要像打仗一样了。”她的言语中充满对大展的期待。

去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刚刚把金沙遗址博物馆宣传团队带出来的肖飞舸,受命成都博物馆宣传团队。从张大千作品展、乾隆特展到丝路之魂大展……短短10个月,成都博物馆重量级展览不断,参观丝路之魂大展的观众更达到惊人的108万人次,肖飞舸和她带领的年轻团队,是成博辉煌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她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有个梦想,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成博塑造成年轻态博物馆,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成都博物馆!”

“博物馆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难免生硬古板,特别是承载着展现数千年成都历史的成都博物馆,如何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宣传方式就很重要。”肖飞舸语气里有一丝得意,“成都博物馆本身就有那么多宝贝,再加上一个接一个的重量级展览,如果没有最大限度地吸引每一位潜在观众,你说多可惜呀!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肖飞舸说,“博物馆的宣传一定要活,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习惯在手机上订票看电影,我们就推出微信抢票免费听讲座,效果出奇的好,最牛的一个讲座500张票5分钟就被抢完,其中年轻听众占相当比例。”她顿了顿,右手一抬说:“接下来,我们还要推出升级版,大家不但可以通过微信抢票,还可以在微信上选座呢!你说酷不酷,谁说博物馆讲座就不时尚?我们推出的直播看展、听讲座也都非常受欢迎!”对于年轻态博物馆,肖飞舸的理解是:“让博物馆拥有更多年轻观众,就是让博物馆拥有未来。”

人们对刚闭幕的丝路之魂大展盛况记忆犹新,3个多月的展期里,观众达108万人次全国罕见,各大媒体纷纷关注,媒体报道数量达1.5万篇。成都博物馆自媒体累计发布相关信息订阅号30条,服务号36条,阅读量近50万,微博180条,阅读量180万。可以说,正式开馆仅10个月的成都博物馆,已经从一个“新人”变成了真正的“大V”。“重量级、高水准大展的接连举办,是成博关注度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这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离不开兄弟博物馆的大力支持。”肖飞舸说。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其实也有成博宣传团队的一份付出。记者了解到,为熟悉博物馆临展,以便更好地宣传,非文博科班出身的肖飞舸有个绝招,那就是亲自带队上阵做解说,老本行是设计的她从艺术角度为观众讲敦煌,部门里另一个学历史的女孩则从历史角度与观众分享心得……一来二去,他们对展览都如数家珍了。“宣传方式可以年轻态,但做事必须专业化。”肖飞舸说,“越来越多的观众、越来越多的媒体资源,如滚雪球般制造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们也越来越忙,最多的时候,我一天接了130多个电话,你看,我现在充电宝不离手,生怕手机没有电了。”

“观众带给我们最多感动,也给了我们最大动力。”肖飞舸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博物馆,就是对我们塑造年轻态博物馆最大的鼓励。”她回忆说:“丝路之魂大展最后离开博物馆的观众,是一对旅居澳大利亚的年轻中国夫妇,先生是成都人,两人在展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两次专程从澳大利亚飞回成都看展览,两次都是从开馆一直看到闭馆。两人都热爱传统文化,在敦煌相识结缘,得知成都举办如此高规格展览,甚至能看到一些在敦煌都无法亲眼看到的石窟,当即决定飞回成都观展,展览之精彩超出想象,于是又看了第二遍。”肖飞舸说,“像这样看几次的观众还真不少,而且,好多都是从外地甚至国外专程飞来看展。”“我忘不了一位来自北京的观众对我说的话:‘希望在这里看到更多重量级展览,成都博物馆真棒!成都真棒!’”她停了一下,放慢语速说:“从成都博物馆这个窗口,我看到了成都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灿烂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她介绍说:“接下来,成博将联手俄罗斯彼得夏宫博物馆,推出彼得大帝珍宝展;今年夏天,贝林先生捐赠的一批动物标本会做一个动物标本特展;此外,成博将和法国圣埃蒂安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展,梵高的作品将有机会来成都展出。”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胡大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