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子数据到卡式证件 探秘一张身份证的出生之旅

2017-04-27 06:13:50来源:成都商报编辑:刘波

  工作人员清点信息膜

  工作人员对身份证进行质检和分装

  1

  信息核对

  所有身份证个人信息汇集于此,会有专人对这些上传的信息进行核对处理

  2

  打印信息膜

  在透明特殊塑料膜上打印出身份证的正反面

  3

  装订卡芯

  由专人将信息膜“穿”到卡芯身上。而后再转到平压房压制冲切

  4

  信息录入

  将电子信息写入实体的证件卡芯中

  今明两年集中换证

  ■10年期二代身份证中,2007年、2008年为其集中换发期,根据测算,2017年和2018年将是换证最为集中的时间段。

  可异地办理

  ■四川自去年11月开始已在全川全面开展省内异地办证,凡符合条件的川籍群众,也可在居住地的异地办证点办理。四川已与天津、重庆、山东、江苏等省份开展跨省异地办证工作,川籍居民只要符合异地办证条件,也可不用回川办理。

  随着10年期二代身份证的到期,今明两年,四川将正式迎来换证高峰。

  据四川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开始,截至目前,共计制作居民身份证227万余张,其中25万余张为首次申领者,其余200余万张除部分因证件损坏、丢失换领者外,很大一部分则为证件到期换领者。四川正式迎来换证高峰。“这个数量比往年同期多了不少。”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严洪兵介绍。

  四川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工作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全面铺开。根据我国规定,当时16周岁至25周岁者办理的证件有效期为10年,26周岁至45周岁者证件有效期为20年,46周岁以上则为长期有效的身份证。因此,首批需要换领新证的居民,年龄主要为26周岁到35周岁。

  据介绍,10年期二代身份证中,2007年、2008年为其集中换发期,两年共计换发10年期身份证5000万张。除在证件有效期期间因损坏、丢失等原因已换领外,根据测算,2017年和2018年将是换证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分别将达到594万和450万张。

  “当时2007年四五月开始了集中的二代身份证的制作,那时制证中心的证件制作量每天基本都在10万多张,因此按照时间来看,今年的四五月份很多证件就开始陆续到期了。”省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严洪兵介绍。

  严洪兵介绍,身份证到期还未进行换领的居民,可以携带户口本和旧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另外,四川自去年11月开始已在全川全面开展省内异地办证,凡符合条件的川籍群众,也可在居住地的异地办证点办理。同时,四川已与天津、重庆、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海南、湖北、河北、河南、江西、陕西、甘肃、云南、贵州、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西等省份开展跨省异地办证工作,川籍居民只要符合异地办证条件,也可不用回川办理。

  制证四大步 信息核对最重要

  位于武侯区的制证中心夹杂在一片老旧居民小区内,很少有人知道,除开成都市在自己的制作中心制作证件外,这栋高4层的小楼内承担着全省20个市州的居民身份证制作任务。近期,随着10年期二代身份证的到期,这里各个制作车间呈现出了较以往更为繁忙的景象。“平均每天的制作量都在2万多张,像前两个月高峰时候的数量在4万2千张左右,还不能拖,越拖堆积的数量越大。”严洪兵介绍。

  那么,一张小小的身份证是如何诞生的呢?26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制证中心的制作车间,探秘身份证从电子数据到卡式证件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要点:查验照片是否合格,不符合将被发回

  制证中心的三楼算是一个“出入中心”,在这里每天有上万的信息进来,同样也有上万的证件发出。数据处理室算是“入口”,各地上传的所有身份证个人信息都将在这里汇聚,会有专人对这些上传的信息进行核对处理,尤其是查验照片是否合格,不符合标准的信息和照片将被发回重新采集,这里是身份证制作过程中的第一站,也是制作过程中的第一大主要环节。

  第二步要点:跟普通打印不同,字体都是反着的

  信息处理完毕后,将依次打包编码发往位于二楼的打印房。这里将会完成另一项重要的环节,所有的数据信息将以8人一组,通过打印机,在一张透明的特殊塑料膜上打印出身份证的正反面,这就好比身份证的“外衣”。小刘是打印房的一名操作员,“因为涉及到正反两面,所以每一张都必须对应准确。另外,这种打印跟普通打印不一样,字体都是反着的,以确保在装订后,油墨贴向内侧,让这件‘衣服’不掉色。”

  第三步要点:必须要尺寸合一,让“外衣”完全贴身

  “外衣”打印好后,将会由专人“穿”到卡芯身上。做这项工作的敬大姐介绍,“穿衣”的过程必须要尺寸合一,前后对照,“不能歪,也不能穿错了。”而后,再将这些“穿好衣服”的卡芯,转运到平压房进行压制冲切。压制的过程全有机器自动完成,过程中,会将“外衣”与卡芯之间的空气全部排出,经过高温、冷却,让“外衣”完全贴身,与卡芯结合在一起,最后经过冲切,一张成型的证件就完成了。

  第四步要点:需要保证信息的一一对应

  证件成型后,便需将电子信息写入实体的证件卡芯中,让每一张身份证具备“内涵”,而这里也同样需要保证信息的一一对应。

  三楼有个发件室,分为两个房间:一边是打包发往各区县的普通快件包,一边是直接寄给办证个人手中的单个快件。房间内,七八名工作人员正在忙个不停,“都堆成山了,每天用的快件信封都有一万多。”

  制作流水线上 的工作者

  数据处理室 小王:

  核对信息得看看

  是否男女相混

  保证每一张身份证信息的准确,人证合一,在制证过程中极为重要。而核对信息正是数据处理室25岁的小王每天要做的工作。小王的工作需要通过内部的办公系统进行,一批数据上传后,即可通过系统进行对照查看。“每天都有上万的数据传过来,都要过目查看。”

  “一般而言,地方在采集信息时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也还是要进行大致的梳理,最主要的其实还是照片问题,有些光线可能不对,有些面部有遮挡问题,再就是看是否男女相混的问题,基本上每天都会有那么几张被打回去的。”

  小王介绍,最近这几天每天制作的证件数量大概在2万张左右,还算轻松,而最恼火的时候是春节前后,“每天的照片都是现在的两倍,眼睛都要看花,那几天最磨人。”

  制作车间 敬大姐:

  装订需要

  眼到手准脚动

  在2楼的制作车间,敬大姐和另两名同时负责将打印出的信息膜依次装订在卡芯的正反面。由于暂时无法机械化作业,每一张证件的信息膜装订都需要手工完成。敬大姐不得不每天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同一组动作。最忙时,敬大姐一天要为一万两千多张证件做装订。

  “必须要坐着,眼睛要看信息对不对,手上要把信息膜的位置对准,脚下也要靠踩动来完成装订。”敬大姐半开玩笑地说,“这就是一个眼手脚共用的工作。”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 摄影记者 王勤 实习生 岳依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