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95岁“鞋垫婆婆”去世 上万网友留言送别

2017-06-02 05:43:5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鞋垫婆婆”的微笑定格在人们的心里。

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昔兴琪 图由朱建国提供

桥上,车流、行人匆匆而过,桥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一手举着针,眼睛杵着拿线的手,线没穿过针孔,老人抿了抿线头,再用指头捻细,又重复起相同的动作……

这一幕,曾被称作成都太升桥桥头“最美的风景”,95岁的“鞋垫婆婆”王清秀,就是这风景的主角。

过去十多年来,每天,从早晨到傍晚,这位老人都在此缝鞋垫、卖鞋垫。渐渐地,一些暖心的画面出现:专程跑来,花1000元只买20双鞋垫的年轻女子;送来围巾、帽子、暖宝宝的市民……

如今,车流、行人还在,而“鞋垫婆婆”的身影和她那一脸褶子的微笑,却因一场意外,定格在了城市的记忆中。

城市风景

九旬太婆桥头缝鞋垫 “闲不住想找事情做”

说起“鞋垫婆婆”王婆婆,太升桥附近的市民都知道,“就是那个90多岁了,还自食其力,做鞋垫来卖的太婆嘛。”

每天上午8点半左右,王婆婆都会推着她的小推车出现在桥头。取下小竹凳,靠着桥头柱坐好,尽管旁边车水马龙,她也能立马进入“工作状态”。王婆婆佝偻着背,眼睛快要贴在鞋垫上。一双鞋垫,十元钱,一针一线,都是王婆婆这样虚着眼睛缝出来的。

王婆婆一生坎坷。18岁嫁到成都,37岁失去丈夫,膝下4个儿女,都是她一人靠着给别人洗被子、做清洁拉扯大的。退休后,王婆婆缝鞋垫、卖鞋垫补贴家用。不想麻烦子孙,90多岁的她依旧坚持自己出门;肚子饿了,就吃上两口带来的馒头。“家里呆不住,想找点事情做。”面对陌生人的关心,老人常常这样说。

爱心接力

好心人“突袭”吓跑婆婆 “我承不了这个情”

从2007年开始,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就在拍王婆婆了。“我当时只是想记录一下老成都,‘鞋垫婆婆’就是一道风景线。”朱建国说,老人最有感染力的,是脸上的笑容,“对每个跟她说话的人都笑,就算别人没有买她的鞋垫,她也笑。”

2013年1月,朱建国拍下了“鞋垫婆婆”的一组图片,经过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后,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有人拿上几双鞋垫,扔下100元钞票就走;一个陌生女子走了过来,送来一条围巾;两个小姑娘,拿出了包里的暖宝宝……就在报道发出的当天,无数好心人的“突袭”,让王婆婆有些懵,“生意怎么突然那么好?”

鞋垫卖了这么多年,都是十元一双,有人拿出100元,却只拿走两三双,有人甚至给了钱就走,短短几十分钟内,收入五六百元,王婆婆有些不安。

之后的几天,她没有出现。“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然而,避过“风头”后,王婆婆又去“上班”了,用她的话来讲,就是“闲不住”。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