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刺激户外运动"丛林飞索"在成都悄然兴起

2017-07-10 06:08:4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

游客体验飞索。

教练李云凯做飞索测试。

增加安全系数,教练试滑。

挑战高难度飞索。

游客飞索卖萌。

对于飞翔的渴望,人类从来没有停歇过,世间最美的风景,只有在飞翔时才能体会。丛林飞索,是近年来一个全球流行的野外项目,在加拿大、秘鲁、泰国、威尔士,都有各自特色的飞索运动,最长的滑行长度可以达到3600米,人在滑行时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

在成都,这项运动也在悄然兴起。在都江堰的原始深林中,丛林飞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游客借助高高悬挂于树林之上的钢索,飞翔于森林里的平台与平台之间,不仅可以感受翱翔的刺激,更可以近距离亲近周围的植被,感受古老森林与现代运动的完美结合。

体验

尖叫与刺激同在

克服恐惧 驾驭空中方向

7月7日,已入小暑的成都,太阳晒得有点焦人了。

距离成都60公里外的都江堰大森林里,受到自然的庇护,林间油然而生清凉。

丛林飞索的体验者张沂山,已经穿好保护装备,准备出发。严丝合缝的安全头盔,从腰背武装到大腿护具,护具包含紧急情况下会延展的安全绳,和连接钢索用的锁扣。

远处,是洁白依旧的雪山,眼前,是葱郁而富含负氧离子的森林。11条飞索钢丝,连接在几十米高的大树桩上。

蹲在出发台上,下一秒就在半空了。“当身体从平台飞出,感觉自己是一只长臂猿,飞翔在无忧无虑的世界里。”从都市到森林,张沂山跨越了一个巨大的落差,而飞翔恰好将他的观看抛上巅峰。平时刷朋友圈、打游戏的手,彻底空了出来,张开的双臂,此刻就是梦寐以求的翅膀,纠结与未知的恐惧之间,身体已经起飞。

飞翔在几十米高的半空,钢索与滑轮的声音和谐共鸣。高大的树木触手可及,微凉的山峰掠过脸颊,再从耳边擦过。刚才还扑通乱跳的心脏,此刻已经调整了呼吸,人的本能克服了恐惧,勇气驾驭着空中的方向。

滑到后半程,张沂山已经忘记了害怕,开始享受。从容调整方向,自创出耍酷的姿势,欢声笑语回荡山林。

严格

国外专业团队培训

教练要求持欧盟证书上岗

对于飞索,教练李云凯算是“熟手”。还在阿坝州工作时,一条跨越岷江的溜索满足了他探索未知的好奇,一度在那兼工打发闲暇时光。2016年,得知都江堰有了飞索项目,李云凯便义无反顾回来了。

飞索队目前共有13名教练,本着对体能的严格要求,他们都与李云凯一样,是部队的退伍军人,年龄在19岁到30岁,以都江堰本地人居多。

丛林飞索之所以能成功起飞,利用的是高度差原理。

11道飞索,第一个点位高13米,点位与点位之间有阶梯式的高度落差和山体海拔差,穿好装备的探险者站在高点,利用人体自身质量就可成功滑翔到另一端。

可如何保证作业人员的专业?作为户外运动的飞索,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尚属新兴领域,飞索队成立之初,便从新加坡请来专业团队做培训。

飞索运动场就是训练场,起跳、滑翔、着陆,连贯的飞索中有哪些动作要领?应怎么保护客人?又该如何保护自己?来自新加坡的六人教练组针对飞索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预判,示范再讲解,13名学员则一遍遍演练加领悟。就在这丛林深处的飞索场,团队一天比一天专业。

专业不是自封的,实地培训结束后,教练团队对13名学员进行考核,考核成功才能获得由欧盟认证的飞行教练和救援指导两本结业证书,而所有的教练都要求持证方能上岗。

“你看这条速降的绳索有什么特别之处?”李云凯熟练地将绳索对折,左右缠绕,一个坚固如钢铁的双八字结成功打好,“普通的八字结受力点只有500斤,而双八字结可以让承受重量升至1000斤。”除了飞索培训,团队还特意从成都安监局请来专业的救援团队进行培训,学习救援知识。

保障

每天排查安全隐患

用沙袋模拟人体反复测试安全性

新鲜事物总是引人好奇,但对于未尝试过溜索的人来说,很本能地会有恐惧。李云凯说,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

飞索设备从去年底装置完成后,直到今年4月都处于调试阶段。期间反复运用同人体重较为接近的沙袋进行物理实验,经过无数遍测试,检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后,再由飞索教练亲自上阵尝试。

正式营业后,为了给探险者一个更好的体验,飞索教练每天开园前都会先派人溜完全程,排查是否有安全故障,“我们其实比客人更担心他们的安全。”李云凯说,每次出发,除了上前方指导的教练外,还有一名地面教练在后方待命,准备着有绳索、上升器、下降器的救援包,随时接受调度。

建议

飞索时穿运动裤装

患心脏病和14岁以下等不要尝试

丛林飞索在四川尚属新兴的户外运动,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专业的飞索场地也不多见。新鲜事物总是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但它也有不少准入门槛。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游客,是不建议冒险的。

其次是体重。体验者须在80斤到200斤的体重范围内。丛林飞索都有一定的落差值,一边高一边低,但要成功着陆,这其中与人体自身重量也分不开。体重过轻会导致滑翔途中重量不够无法成功抵达对面,而体重过重在冒险途中也会有安全隐患。

前来体验飞索的朋友要求年龄在14岁以上,建议着贴身的运动服装,如果着装太宽松,飞索途中容易“兜”风,存在安全隐患;女生不能穿裙子,长发需要扎起来,如果头发散落,一旦挂在钢索上,头皮有被扯落的风险。

如果碰上下雨天或者结冰天气,飞索项目不开放。

人物特写/

飞索教练李云凯 飞身救助被困乘客

棱角分明的脸上,如雕刻般深邃的目光中透露着一丝坚毅,长期的户外活动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阳光开朗,这是飞索教练李云凯给人的第一印象。

来玩飞索的女游客看起来似乎有点紧张,还在起点就犹豫不前,为她穿戴装备时,李云凯打趣道,“好像有点大吧,是不是得给你换套童装试试?”

今年24岁的李云凯是都江堰向峨乡人,高中毕业参军到了阿坝州,退伍后在当地做了一名文员。每月领着固定的薪水,做公文分发,材料整理等工作,对于渴望新奇与冒险的李云凯来说,这无疑是困住了。

2016年,李云凯毅然回到家乡加入飞索队,成为一名教练。

飞索同时还能搞怪,逗趣笑话信手拈来,李云凯俨然一个“段子手”,但一到紧要关头立马严肃,“请仔细阅读这份协议,准确填报真实的身高体重。”李云凯解释,让游客自报身高体重等,是为了提前预判体验者是否适合丛林飞索的户外运动,而教练的职责就是从源头上把关每一位体验者的真实状况。

提腿伸臂、挺胸,李云凯作“拥抱自然状”的漂亮姿势,成功滑翔到钢索另一端,在带队飞索中,他总是打头阵的那个人,如此能提前摸底这趟飞索的状况,也便于观察游客飞索途中的情况。

“我滑不动了,咋整?”由于体重偏轻,加上姿势不对,一名游客在距离终点约2米远处打了个回旋,重新滑回到了钢索的中间。由于失去了高点的落差助推,游客完完全全定在了中间。眼瞅着游客慌了神,李云凯一个起跳,奋力滑了过去,“别怕,手握紧绳索,腿向前蹬!”李云凯抬高腿迅速夹住游客的腿向终点往后退,一米,两米,三米……一点点靠近终点,因为没顾得上戴手套,他在钢索上使力的手被勒出了血痕,“这名游客体重80多斤,虽然超过了最低体重,但现在看来还是偏轻了,重力不够。出现这个情况很正常,我们有成熟的处理方案。待会会给她增加沙袋,加点重量。”终于上岸,李云凯手扶着柱子直喘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11道飞索飞完全程大约90分钟,带完一队后,教练通常会抓紧时间休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半,每趟飞索结束后,教练们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客流高峰时甚至只有10分钟,“我们通常都是赶紧补充水分,迎接下一趟冒险。”李云凯说。

丛林飞索

滑索起源于瑞士,最早用于高山自救和军事突袭行动。而丛林飞索,则起源于哥斯达黎加的茂密雨林,当地的冒险生物学家为了进入到无法进入的生态系统中,研究栖息在森林树冠层动物生活的多样性,设计了这种在大树上建立平台和平台之间拉接缆绳的模型。泰国清迈,最早将丛林飞索运用于娱乐项目,但因为有极高的危险性,没有在众多国家森林公园广泛推广。近年来,丛林飞索已被推崇为最刺激的户外运动,国外开发较广,国内鲜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