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冯浕
“你好,请问你要办信用卡吗?”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你是愤怒挂机,还是即兴表演?近年来,不少人都会有被办信用卡、买保险、借贷、装修的骚扰电话轮番轰炸的经历,不胜其扰之余,不禁要问,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法律究竟对此类犯罪进行怎样的惩处?近日,成都新都法院审理了刘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卖家
学生家长信息9分/条 1万条起卖
“你好,我想买某某学校等10余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信息。”经营青少年足球培训公司的孙某某通过QQ搜索到一个学生家长资源的QQ群,加入群后,向群主刘某某购买10余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信息15000余条。孙某某通过支付宝支付给刘某某1300元后不久,QQ邮箱中收到了购买的信息。
刘某某于2015年在新都区某信贷有限公司工作,为扩宽业务范围,刘某某通过QQ号购买了大量业主、车主、学生家长信息数据。成立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后,刘某某又通过购买或者交换信息的方式,更新已有数据,包括公民个人身份、户籍信息、联系方式等,并在网上兜售赚钱。
刘某某将QQ号和微信作为营销工具,发布信息价码,1万条起卖,不同种类、不同时间的信息价格都不尽相同,如学生家长信息9分/条,2013年车主信息5分/条,2014年车主信息6分/条,2015年车主信息8分/条,股民信息7分/条……刘某某会根据买家的需求,提取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发送。
通过QQ、微信联系,刘某某在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向孙某某、黄某某、汤某某、青某某非法出售公民信息54万余条,非法获利19600元。
买家
留学研究生回国创业 买上万条信息
孙某某,国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回国后自主创业,为精准宣传业务,向刘某某购买学生家长信息15218条。
黄某某,某公司总经理,为推广业务盈利,向刘某某购买车主信息、股民信息50364条。汤某某,贷款中介,为拓展业务,向刘某某购买车主信息、申领信用卡信息、贷款数据和申请保险数据共计415652条。青某某,协助客户办理银行贷款,为收集优质客户信息,向刘某某购买车主信息、楼盘业主信息共计415652条。
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负责某项业务,在需要扩展业务时,都不约而同想到购买目标客户个人信息,用于精准宣传。
审理
买家卖家都被判刑 并处罚款
成都新都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情节严重,他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被告人孙某某、黄某某、汤某某、青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五被告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坦白,法院依法对其均从轻处罚。
被告人刘某某归案后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具有立功表现,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鉴于被告人孙某某、黄某某、汤某某、青某某系初犯,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并综合考虑取保候审期间遵纪守法等因素,对上述四被告人适用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法院依法对其均宣告缓刑。
综上所述,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判处孙某某、黄某某、汤某某、青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追缴被告人刘某某违法所得19600元,没收公安机关扣押的物品,上缴国库。
法官建议
记下骚扰电话尽快报警
为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三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近年来,泄露、非法出售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已经司空见惯,普遍到大多数人接到骚扰电话时都只会默默挂掉或者将来电设为黑名单,并不会采取任何法律手段。但非法出售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除了造成生活不便,还可能导致公民遭遇电信诈骗,造成严重后果。
虽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经泛滥,但由于技术原因,公安部门自行找寻线索破获案件比较困难,形成了当前的困局。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家在接到骚扰电话后,记下骚扰电话号码,向公安机关报警,提供线索,让公安机关有的放矢地收集证据,共同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