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亭匠人 树皮缝补青城山126座茅亭

2017-08-21 06:10:3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细致地缝补树皮。

缝补屋顶,常弄得手上伤痕累累。

修亭匠人刘崇贵。

一块树皮屋顶即将完工。

修葺一新的雨亭。

刘崇贵攀爬屋顶身手矫健。

初秋入青城山,放眼碧绿。山道盘旋其中,不显尽头,道观插落其间,只显朱砂。偶尔歇脚,茅亭便成为临时“驿站”。

稍稍留心便会发现,这些茅亭的屋顶顶着厚厚的青苔,下面覆盖的不是瓦片,而是树皮铺设的。这些散落在密林流水之间的茅亭,更像是大自然的手笔。原木为柱,枯藤为挂,树皮为瓦盖,老根为凳,雨天不漏,炎日无暑,与清幽山景浑然一体。这随影赋形的背后,是能工巧匠的遗风、更是历代匠人精心守护的结果。

无独有偶,日本的千年之美——京都御所的屋顶也是用树皮铺设的。这种古老的建筑手法,在中日两国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与风情?

独有茅亭

树皮为瓦 老根为凳

进山门数百步处,一间精致的二层茅亭,侧立于清溪之畔。这便是青城山有名的“雨亭”,也是山上唯一的两层茅亭。亭名是根据青城山多变的气候特点命名的。相传唐上元二年(761年)秋,客居成都草堂的杜甫游青城,刚进门便遇雨骤发,杜甫便在山道边古楠下避雨。后来,此处便修起了供游人休息避雨的茅亭。亭联是王维的《山中》:山路原(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与青城山本身的“幽”不谋而合。

作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风俗,林木花草,无不蕴含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散落在各地“茅亭”作为其中之一,当然也不例外。

道家崇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则,而这茅亭的屋顶,便由山前的一层树皮顶,到山门口的两层树皮顶,再往里走的茅亭就是三层树皮顶,在层数上充分体现道家思想。既能引导人们休憩观景,本身也和环境融为一体,正所谓“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亭得天全”。

青城山的亭子,独特在其以不去树皮的原木为梁柱,枯藤为挂落,树皮为瓦盖,老根为凳;卯榫结构连接,雨天不漏,炎日无暑,清幽山景浑然一体;不拘一格,随影赋形,深深寓意了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

“这里的亭子有三面、五面、六面的,共126个茅亭。都很典雅漂亮,盖一个亭子,从立柱到盖亭,差不多需要20多天。”刘崇贵,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景村的本地人,在青城山景区修葺茅亭已有10多年。因为长期巡山,皮肤被晒得黝黑,长期攀爬,人显得精瘦。一件略显宽大的军绿色外套,因为爬上爬下,已有些脏。

这一天,他正好要给雨亭重新搭树皮顶。

工艺精湛

精选深山针杉树皮铺顶

一个背带磨得光亮的竹制背篓,装着准备好的树皮、镰刀、竹竿、自制钻孔工具等,放置在雨亭石阶下,修葺茅亭的工作,即将铺展开来。

刘崇贵话不多,动作麻利。竹竿被斜立起来,镰刀飞快地剖下,即成两半长竹片,将要用来夹树皮。

长约1米5的一对竹片,一头搭在刘崇贵身前的石头平面上,一头搭在差不多高度的石阶上,中间留出40公分的间距,像一副担架,要摊住树皮。

深棕色的树皮,还带着森林气息,开始从背篼里面苏醒。刘崇贵的一双大手粗糙,但铺起树皮来却柔软至极,一一抚平整。

“这是在做滑竿吗?”正值下午4点过,不断有下山的游客路过。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番造型,果然有点像刚刚才新鲜体验过的滑竿呢。

“这个树皮哪里来的呀?”“这是什么树啊?”游客们的问题接连不断。

“树皮是从阿坝州林场那边采买的针杉树皮。”刘崇贵手上活不停。

“选针杉有啥讲究啊?”游客好奇地追问。

“因为它火巴和,遇上下雨不得漏。如果没有遇到强风、树枝掉落砸坏这类的自然灾害,一个亭子基本上十年之内都不用维修。”刘崇贵解释道。

除了天灾,还有动物的骚扰,祸首就是青城山上随处可见的松鼠。“松鼠跟猫儿一样,喜欢打磨自己锋利的爪子,它们除了在树干上磨,还喜欢在亭子顶上磨,磨烂了就得换树皮。”说到这里,刘崇贵边笑边摇头。

身手矫健

“嗖嗖”两下爬上亭檐

结结实实把树皮错落铺了三层后,刘崇贵又在树皮上下两端加了一对竹片,初步固定。“对了,现在开始把树皮打洞‘缝’起来。”用啥缝呢?众人好奇。刘崇贵神秘地笑了,展示了“缝线”:竟然是刚才用剩的篾条。

刚准备动手,他又摇了摇头,“这些竹篾不能用了,有点干了,没韧性。”刘崇贵边说,径直向山上走去。

有些湿滑的山路,老刘如履平地。往上爬了一小段,便找到了新鲜的竹子,利索地处理干净枝叶,“就是要这种新的才可以,这种竹竿生,韧性够、也柔软。”

既然要“缝线”,那就得有针。这针,是老刘自制的。一个简易的木头手柄,正中连着一根铁钉,足以在树皮上打孔。一手固定树皮,一手左右转动,就打上了孔洞。为了灵活操作,老刘从不戴手套,手上也是伤痕不断。

将粗细合适的篾条穿过孔洞,重复绕两遍,再收紧作结,将结头死死压在竹片中,便能固定住树皮,又有适当的缝隙,可以承受雨点的重量。

“由于以前没有钢丝,古人就用韧性极好的毛条作为穿插工具,管得久,又方便。”如此精妙的设计,在刘崇贵眼中,并不稀奇。

树皮顶制作好了,还需要搭到亭上去。没有梯子,怎么搭?“嗖嗖”两下,他已沿着亭柱和树藤,爬上了亭檐,再翻到茂亭顶上。一声招呼,下面的人帮忙将做好的树皮递上去,再进行固定就完成了。

刘崇贵翻下亭来,还神秘地补充:“平时他们喊我‘猴子’。”一句再正经不过的话语,却逗得大家大笑。

谁能想像,一位51岁之人,竟拥有这样矫健的身手。

匠人团队

7个师傅管126个茅亭

半个小时的劳作,雨亭修葺一新。重新立在亭外,看着阳光通过树缝散落在亭檐上,像金沙一般,那些用树皮作的屋顶,就像树皮原先保护树干一样保护着这个亭。

刘崇贵坐在了亭内,稍微休息,说起了一个团队的师傅们。“目前有7个固定的师傅,年龄大多在40岁至60岁。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愿意学的。”10多年前,刘崇贵还是滑竿师傅,通过自己观摩学习,逐渐掌握了修葺茅亭之法。

每天早上,他骑着摩托车,在8点之前准时进山门,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就吃早上从家里带来放在保温桶里的饭菜。

“我们一般都是沿着山路,查看有没有掉落的树枝,或者其他影响游客行走的阻碍,并一个一个地检查这些茅亭,有没有松滑、不牢固的情况,这126个茅亭都是我们负责维修检查的。”刘崇贵自豪地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