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被蚊子叮咬后过敏 全身长满小疙瘩痒得睡不着觉

2017-09-19 06:15: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波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

秋季气温反复,“秋蚊子”趁机来势汹汹,扰人清梦不说,与蚊子“战斗”个大半夜,除了一身蚊子包什么都没剩下。“秋蚊子”真的那么狠毒?

近日,天府早报记者被朋友圈一张图震撼到了,图中一个婴儿的腿上,好大一块皮肤发红,其中红色中间还凸起了一串“水泡”,孩子的妈妈正在朋友圈求助,因为她也不知到底怎么回事,孩子的腿上会出现这些泡,难道真如老人们所说,是“秋蚊子”惹的祸?

遭蚊子咬 7月女婴腿上出现“水泡”

一天傍晚,奶奶推着成成外出散步,气温不再像之前那么火热,增添了一丝秋意的凉爽。谁知道仅仅半小时,成成就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奶奶只好赶紧带孙女回家了。

据成成妈说,就是想到婴儿皮肤娇嫩,容易招惹蚊虫,因此他们已经格外注意了,出门时在婴儿车上绑了防蚊手环,还在成成身上喷了防蚊药水,但是好像这些对蚊子都不起作用,最终孩子手上腿上都是包,痒得孩子半夜也在闹。“散步回来后看到有几个包,就又给她擦了止痒药水,结果半夜一直都在闹,我还以为她是长牙烦躁,结果早上起来一看,小腿上那个包长满了水泡,看起好吓人哦”。说起当时的情形,这位新妈咪还是很惊慌。

后来家长带成成到社区医院就诊,全科医生说是过敏,然后过敏源渗入了,不需要做过多的处理,等水泡破了之后用碘伏消毒杀菌就行。邻居们都说,秋天很多蚊虫叮咬,都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全科医生告诉家长说,因为娃娃皮肤嫩,蚊虫叮咬之后有些会有过敏表现,有些自己就散了,这个因人而异。

“这回这个‘秋蚊子’还是把我们折腾了够呛,主要还是因为孩子小,我们做家长的经验不足,她又不会说哪里不舒服,家长很是担心啊。”成成妈心有余悸地说。

毒素进入小伙身体 患结节性痒症

记者了解到,家住湖北的小伙小张,周末和家人吃完晚饭后出门散步,途经小区草地时感觉小腿一阵刺痒,他用手轻拍后也没太在意。回家后他发现小腿被蚊子叮了几个大包,摸起来还有硬节。小张买来外用药仍不见好转,每晚仍是痒得睡不着觉,还越抓越痒。次日,小张醒来后发现全身都长满了红色小疙瘩,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

医院皮肤科主任龚教授检查发现,这些红色的小丘疹类似小结节,且遍布全身,询问病史后确诊为结节性痒症,推测是蚊子咬后某种毒素进入身体,从而引发了全身的过敏反应。医生当即对其给予镇静药物后,并打了封闭针控制过敏反应,加上用了几天外用药物,红疹才有好转。

专家说法

“秋蚊子”凶猛原因:比一般的蚊子壮,吸血意愿更强

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科主任医师周忆昭曾介绍,“秋蚊子”凶猛主要有两个原因:入秋后,早晚温差大,弱一点的蚊子就会死掉,留下强壮的;成年雌蚊需要吸更多的血,为越冬和春季繁衍下一代作准备。入秋后的蚊子,吸血的意愿更强烈,吸血的量也更多。不过,不是所有的蚊子随时都要吸血,吸血是雌蚊,是为了繁殖下一代。雄蚊不吸血,平时吸食花蜜和植物液体。

但也有专家表示“秋蚊子”比夏天的毒,是没有的事。夏秋季的蚊子在种类上并没有变化。被蚊子咬后会起包,是因为蚊子吸血时会将含有抗凝血剂、消化酶、蚁酸以及多种未知蛋白质的唾液注入人体,引起了人体的过敏反应,所以起了包。

但起包现象因人而异,过敏体质的人会肿得特别大,而且还不容易消退,必要的时候还要用点药膏。加上受寒冷环境影响,人皮肤的敏感度增加,被“秋蚊子”叮咬后,有化学物质、细菌微生物等残留,使人感觉比夏蚊更凶猛。

招蚊子?与血型无关

平时还流传着O型血比较招蚊子的说法。其实,招不招蚊子与血型无关,蚊子选择对象,只跟代谢有关。蚊子凭借人体散发出的体味,能辨别其身体状况,进而选择“最健康的血”。爱出汗的人、小孩、体温偏高的人都容易招蚊子,因为他们新陈代谢更快。

链接

儿童因蚊虫叮咬 患上了乙型脑炎

据天府早报记者查证,曾经在2013年,成都本地媒体报道过家住南充农村的10岁男童小宁(化名)上厕所途中突然晕倒,其身上遍布蚊虫叮咬后留下的红斑点。医生表示,男童患上的是乙型脑炎,这是一种主要由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小宁家住农村,当时上小学四年级。其家属介绍,周一清晨6点过,小宁起床上厕所,突然晕倒在地,爷爷赶紧把小宁送到医院,被检查出乙型脑炎,病情严重。一天后,小宁被紧急送至四川省人民医院ICU病房。

据当时省医院儿科住院总唐医生介绍,乙型脑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主要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成人抵抗力强,该病在成人身上多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身上,并可严重致死。患上乙型脑炎后,一般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甚至昏迷和嗜睡等症状,有的患者甚至在昏迷一个多月后才能醒来。乙型脑炎还可导致一系列大脑损伤带来的后遗症,例如痴呆、失语、瘫痪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