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学老师曹亚:学校旁的“臭水沟” 你看多干净!

2017-10-18 06:20:11来源:成都商报编辑:刘波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16日的苏坡六斗渠,汛期已过,虽然河道内已无流水,但河床干净整洁,河堤绿草如茵。西蜀实验学校的曹亚老师每天都会经过苏坡六斗渠,她见证了黑臭水体的治理。 摄影记者 王勤

  市民在绿道上开心漫步 摄影记者 郭广宇

  关键词

  “治水十条”

  周边环境改善,也改变着曹亚自己的生活。

  她悄悄告诉记者,生活环境的改善让她越来越爱成都,上个月她刚刚买了房,“我的根算是扎在成都了!希望未来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苏坡六斗渠能常年有水,水清无味。”

  曹亚的新期盼也并不是梦。

  按照成都“治水十条”列出的强力整治296段黑臭水体任务清单:

  2018年

  成都计划完成郊区(市)县120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任务。

  2018年

  计划完成郊区(市)县剩余123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任务。

  2020年

  开展已治理黑臭水体“回头看”、水质监测、公众评议调查等,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确保治理成果。

  2021年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巩固治理成果。

  2022年

  全市黑臭水体将总体得到消除。

  “要不要走一段?现在一点都不臭了!”走出西蜀实验学校大门的曹亚和同事沿着苏坡六斗渠散步回家。汛期已过,虽然河道内已无流水,但河床干净整洁,河堤绿草如茵。不远处,刚走出学校的学生捡起掉落的垃圾,快步走向垃圾桶……

  但如果时光追溯回几年前,苏坡六斗渠却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沟”。

  越来越多成都市民身边的河道正在经历着相同的蜕变,这背后是成都在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的锲而不舍、全力以赴,让生活在这座大都市的人民,拥有了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获得感。

  截至目前,成都市城市建成区内的53段黑臭水体,水质已经全部达到治理标准。

  回忆

  风一吹就飘来一股异味

  甚至被学生当“垃圾桶”

  4年前,从成都大学毕业后,决定留在成都发展的达州姑娘曹亚成为了西蜀实验学校的小学英语老师。

  从家到学校,短短10多分钟的路程,曹亚一次都没有停下来欣赏过沿途风景,一到夏天气温升高的季节,同事们都不敢打开窗户,因为“风一吹就飘来一股异味”。

  工作不久,业务能力表现出色的曹亚被学校安排担任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每天,她都要早早来学校带领孩子们早读,下午放学都要把孩子们安全送到家长手中。

  每逢放学,家长们都在河道边等待接孩子,不少家长就向她吐槽:河里太脏了,还散发着臭味,很多次都是捂着鼻子来接孩子。虽然河道边也摆设有垃圾桶,但有些居民就是随地扔垃圾。推车叫卖的小贩,将果皮等垃圾扔进河道里。

  “我亲眼看见班里的一个小朋友,随手就将早餐垃圾袋扔进河里,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我‘里面有很多垃圾,很脏,不就是扔垃圾的地方吗’?”被反问的曹亚既尴尬有无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此时的她感受到了无力。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