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背35万元现金找战友“王仁才” 他自己就是王仁才

2017-11-17 06:35:20来源:成都商报编辑:刘波

  在视频里见到女儿王爱萍的那一刻,黄云彪再也没能忍住眼泪

  曾因“仗剑背35万元现金找战友”而广受舆论关注的老人黄云彪,终于确认了身份:他就是湖北仙桃人,他自己口中的战友“王仁才”。

  16日中午,成华区八里桥附近,老人的住宅内,在与湖北仙桃女子王爱萍打开视频聊天后,老人止不住泗涕横流,长约7分钟的通话,王爱萍足足哭了2分多钟才止住眼泪。黄云彪也流着泪说:“我对不起你们。”

  经双方确认,黄云彪即是王爱萍的父亲:1993年从湖北仙桃郭河镇铁泥村出走的王仁才。

  视频认亲

  黄云彪与女儿王爱萍认亲成功

  老人:“不要哭, 爸爸好得很”

  见到王爱萍的那一刻,黄云彪再也没能忍住眼泪。这是一场等待多年的“见面”,尽管只是隔着一块小小的屏幕。手机那一头,王爱萍也哭了出来。“不要哭,我对不起你们,不要哭,还没死,身体好得很,我想回来,但走错了(路)。”黄云彪流着泪,盯着屏幕,安慰着王爱萍。

  11月10日,在老人出走多日后,顺利回到成都。当日,在成都商报记者的协助下就曾先后与其儿子王文清和孙子王昆明进行了视频通话,但均表示不认识。当天晚些时候,王爱萍提出要与父亲视频通话,她曾表示,“父亲最喜欢我,如果这一次他还是说不认识我,我们也就放弃了,让他自己生活。”然而,当晚老人并未回家,一连消失了五天。

  11月16日上午,在成都商报记者的帮助下,王爱萍终于见到了黄云彪老人。自从老人的新闻被媒体陆续曝出,王爱萍就坚信,新闻中的“黄云彪”就是自己出走多年的父亲“王仁才”。而这一通视频电话也证明了她数日来的坚持是对的。

  视频过程中,黄云彪不断向王爱萍讲述自己的状况,“我身体好得很,还买了房子,你不要哭,你看看我就好了”,而王爱萍则一直流着泪。足足隔了2分多钟,王爱萍才止住了眼泪。

  “我过来看你吧。”王爱萍提出了想来看望老人的想法。但对于这一请求,老人回绝了,“你不来看我,来回还要花钱,爸爸好得很。”然而,王爱萍很坚持,一定要到成都老人的住地当面见见,“家里条件好了。”她也表示:“这么多年你还记得我们,我还是蛮高兴的。”

  在王爱萍的坚持下,黄云彪同意了王爱萍的请求,并给女儿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

  女儿:

  “只想在以后的时间里好好孝敬他”

  20多年了,这次,王爱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结束视频后,王爱萍还几次给成都商报记者打来电话,希望记者能够帮忙让自己见到父亲。

  王爱萍说,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父亲对她格外疼爱。“我们几兄妹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年在外做瓦工,不过走得不远,就在仙桃。”王爱萍回忆,她印象中父亲在1983年三哥(老人的三儿子)去世时回来过一次,后又出去了,就连母亲(老人的妻子)去世他都没有回来。这个并不完整的家庭,一直是王爱萍母亲和哥哥王文清在苦苦支撑。

  王爱萍说,有时候哥哥几个去找父亲要钱,父亲不给;但她上门要钱时,父亲每次都会给,她再将钱带回来给母亲。“一家人都晓得,他最喜欢的就是我,这次来仙桃就是想找我。”

  1992年,王爱萍结识了现在的丈夫,这门婚事,父亲不同意,“他当时觉得我太小了,而且对方条件不好。”王爱萍记得,最后一次见父亲时,自己给他办了一张临时身份证,但父亲留下了一句话,“如果你嫁过去了,你以后就见不到我了。”没想到,这句话在事后成了现实。

  到了1993年,当王爱萍还是像以前那样去仙桃工地上找父亲,但再也没有找到。当年不发达的通讯,让王家人在一次次寻找失败之后,慢慢失去了信心。多年之后,王家人都以为老人去世了。王爱萍说,“这些年每到过年,我都给父亲烧纸。”

  11月16日和父亲视频通上话,王爱萍欣喜若狂,千里之外的父亲与她在视频中相认。她说,她将在近日赶往成都。“找父亲不是冲着他身上的钱,当年父亲离家有他的苦衷,我们只想在以后的时间里好好孝敬他。”

  出走真相

  想把钱给女儿 老家的路却早已大变

  出走目的:想把钱给女儿

  与王爱萍视频结束后,黄云彪擦拭了脸上的泪痕,抹去上颚的鼻涕,向成都商报记者讲述起了这次出走湖北的真实原因。

  “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活多久?”他告诉记者,自己这次去湖北仙桃,就是要落叶归根。他拿出了床底下的两大包叶子烟——这些都是他此前回湖北时准备的,“我没其他需求,就是要抽一口叶子烟。”说完他打开卷起的叶子烟,撕开又卷好,接着点燃吸了一口。

  “我这次去湖北,没打算回来。”黄云彪接着说。客厅里面还摆放了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这也是黄云彪此次来回四川和湖北的行李,“里面全部是我穿的衣服。”

  “以前老家的生活过得苦!”黄云彪向记者回忆。他说,自己幼年丧母,长大后去学徒做泥工,靠着双手在村里盖了四间瓦房。“我这些年在四川卖药攒下了34.7万块钱,想拿回去给老家的儿女们。”

  不过从成都经绵阳去到湖北仙桃后,黄云彪告诉记者,离家近30年后再回到仙桃,自己在街头迷了路,“原来是横的路,现在成了直的了。”

  此前,湖北武汉当地救助站在救助黄云彪时,老人自称出生于1924年,已经93岁,其随身还携带了34万元现金,并称现金是照顾他多年的战友“王仁才”因车祸去世获得的赔偿金,要把这些钱送给住在仙桃的战友的儿子。其是否当过兵也曾一度成疑。之后,将其从户籍地河北石家庄接走的好友王鸿达介绍,老人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当过兵,不过并无佐证,但对于其为战友儿子送钱的说法则表示是老人糊涂瞎说的。而出走原因则是因为和家里人闹了别扭。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家事之外的交谈中,老人偶尔表现出言语混乱、前后不清的状况。

  在黄云彪居住的小区,对于这次他出走湖北,不少居民称,老人与现在的爱人杨女士(化名)大半年前就已分开居住,最近几个月,黄云彪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生活。爱人杨女士也称,“(家里)房子年代有点久,又脏又乱,我们无法在屋子里面生活了。”杨女士解释。之后,便是黄云彪独自在家生活。

  而此次,黄云彪终于说出了去往湖北的真实目的。对于老人此次的说法,记者试图联系黄云彪在成都的爱人杨女士,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当年离家:

  和家人怄气离家出走

  黄云彪携35万元“仗剑走天涯”的新闻被媒体报道后,居住在湖北仙桃市郭河镇铁泥村58岁的王文清开始提出认亲,称老人自己就是其口中的“战友王仁才”,并给出了他的判断理由:长相多年未变,太阳穴有一个小包,右手一个手指断掉,相关信息均与父亲“王仁才”相符。而其当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则是与母亲刘培英发生了争执,之后离家,至今已24年。同时称,老人的真实出生年份为1938年。

  对于当年自己的离家出走,黄云彪称,当时是因为和家人怄气,至于具体经过他没有详说,“人(妻子刘培英)都不在了,说这些干什么呢?”现在回想当时离家的决定,是不是后悔?“没有,不后悔。”黄云彪说。

  11月10日,黄云彪回到成都,成都商报记者曾向其求证是否认识“儿子”王文清,当时其坚称不认识,对于视频连线也表示出了抗拒,同时表示自己不是“王仁才”,“王仁才已经死了”。但对于“刘培英”却能记起,同时对于自己的几个孩子仍有记忆。

  11月16日,黄云彪再次说起了家人的情况。“有四个儿子,老大1960年的,老儿属虎,老三喝药死了,也不知道老四成没成家,第五个是姑娘。”成都商报记者询问其儿女的名字时,他表示记不清楚了,“年纪大了,脑筋不好了”。不过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离家的时候,“当时老二去当兵了,没在家里。”这也得到了王家老二王文金的证实。

  孤独老者

  “在这边,我就像个哑巴”

  按照王文清的说法,老人1993年离家不归,之后可能改了名字,致使多年来一直无法找到其人,同时“王仁才”的户籍资料也已无法查询到。家人曾试图寻找,但一直没有结果,甚至一度以为他已过世。其二儿子王文金也向记者表示,家里面过节的时候也会给父亲烧点纸,直到这次新闻出现。

  然而,几百公里以外的成都,黄云彪一直居住在成都八里桥附近的一个老小区。每天上午八九点的样子,他会带着自己的茶杯出门,穿过一条街后到一处茶馆坐下,要一杯2块钱的茶水坐一上午,中午会在外面吃点便饭。茶馆的人对黄云彪的印象是:“不多说话,也不打牌。”黄云彪说不上来这样的日子过了多久,但他还清楚记得,这些年来这杯茶的价格变化,“最开始只要5角钱一杯,后来到了1块,最后变成了2块,不自己带杯子的话要3块。”

  “我们都喊他老黄,也不知道他名字叫什么。”在他居住的小区,居民们都称他为“老黄”,而他留给居民们最深刻的印象,则是一头白色的长发以及夏冬两季那两身太极服和军绿色的大衣,以及他“什么病都能治”的草药方子。

  “我在老家是姓‘王’的,到了四川这边之后,就改成了‘黄’,起了‘黄云彪’的名字。”黄云彪这样说,不过他并没有透露改名的原因。离家之后怎么来到了四川?他向记者表示,其实最开始去的广东,“后来一个朋友带我来的四川。”

  “到了四川就没做泥工了。”黄云彪说,在四川最开始是给人看手相,之后跟别人学了做药后才开始卖药,“是跟青城山一位师傅学的。”在成都,黄云彪有了共同生活的人,并生下一女,“我和成都的‘老婆’,是经人介绍认识的。”黄云彪说。这个说法也和此前其在成都的爱人杨女士(化名)的说法一致。

  尽管在成都有了自己的手艺和家庭,但多年来,黄云彪的生活似乎并不快乐,更多时候,生活里的他更像一个孤独者。这大半年来,家庭里的爱人和女儿也搬了出去,出走之后,甚至连两人居住的房间也单独锁了起来。小区居民介绍,黄云彪喜欢抽叶子烟,加上年纪大,生活习惯的差异可能确实对孩子的成长和家人的生活不利。

  “在这边我就像个哑巴。”黄云彪这样形容自己在成都的生活。“我说话他们又听不大懂,他们说话我也听不来。”

  他的生活向来独来独往。有一段时间,见着小区里有人放起了风筝,他买了一个,希望能够融入他们的老年生活,“我看到其他老人都去放风筝,就买了一个,想跟他们一起去放。”但似乎也不太顺利,黄云彪并没有坚持下来。如今,风筝也不知去向,空留着线圈架子。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 彭亮 逯望一 摄影报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