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河桥、古迹……告诉你,成都街道是这样命名的

2018-03-15 06:21: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顾强

■天府早报记者 周琴

成都市27条道路命名方案近日获批,并正式公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7条新命名的道路中,包括花照里、子云里两条以“里”命名的街道,也包括金爵巷、清漪街等颇具古风的名字。天府早报记者随即在成都街头调查,不少人对于家、公司附近的街道名有所了解,也不乏有人一无所知。

近日,天府早报记者采访到了著名巴蜀文化学者、《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栋。成都这些街道背后的故事,来听袁老细细道来。

抗战以前

成都只有1条巷子以里命名

据了解,一个城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通名,应以路、街、巷三类为主,大道、大街为辅,对支路及以下级别路网,有效保护及鼓励使用巷、里。

在2016年出台的《成都市地名总体规划(2015-2020)》中就明确规定,路红线宽度在16米以下的支路,原则上通名使用巷、里。

在历史上,早在西周时期便出现“闾里”,《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听闾里以版图”。按照“匠人营国”制度,除皇城以外,居住区分为“国宅”与“闾里”两部分。“国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环绕在王城左右或前后;“闾里”则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

“很早就已经在用里来命名街道了,比如唐朝的长安城,但成都的街巷以前基本上不用里来命名。”袁庭栋说,清朝街道命名,一般都用街或巷,成都街巷用“里”来命名是源于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开始特别是抗战时期,像上海等地区的人往后方撤离,我们把这些人叫做“下江人”,他们就把上海等地命名的习惯带到了成都。抗战以前,成都只有一条巷子被称为里,抗战以后就比较多了。

狗头巷与沟头巷

背后有着这样的故事

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街头采访时发现,不少人对于家、公司附近的街道名都有所了解,也不乏有人一无所知。在成都工作的张先生表示,“对于成都的一些街道名,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些奇葩名字,比如肥猪市街、挨打巷……我觉得街道的名字不应该是以奇葩搞笑而让我们记住,应该是以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记住。只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忽略了身边的这些文化。”

袁庭栋表示,其实成都每一条街都有它们名字的由来。“就拿染坊街、染靛街来说,是因为过去这里手工业、商业比较集中。以前织的布都是白色的,织好了后就会拿到染坊去染,由于染坊街是染坊比较集中的地方,久而久之,大家也叫它染坊街了。”

在成都老文化宫对面,有两条街道叫“沟头”:西沟头巷和南沟头巷。袁庭栋说,“这里叫沟头巷是因为那是一条排水沟的上源,但在人们的口语中却喊成了‘狗头巷’。”

街道名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成都街道命名方式约十来种

袁庭栋透露,成都街道的命名方式约有十来种,“比如用东南西北方位的,东街、西街等;有吉祥如意的‘春熙’,也有名胜古迹、文化名人等……”时至今日,成都地名中以河、桥、庙等命名的街道比比皆是,红牌楼、红照壁、九眼桥、青石桥、洗面桥、顺河街、小关庙、衣冠庙……这些地名复原着老成都的地理信息,讲述着成都2300多年的建设进程。

街名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比如你到一个城市出差,必定会去这个城市的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名字,它就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每个城市的居民,应该对这些街道名有所了解。”袁庭栋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