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母寻根:尘封多年笔记 开启53岁台胞成都寻亲之旅

2018-05-21 06:19:55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昨日,在成都石人小区,来自台湾的傅兆康(右)见到了自己从未谋面的舅舅及舅妈

在父亲留下的笔记本上,傅兆康找到母亲成都老家的地址及联系电话

傅兆康(左)和舅舅程明高

5月20日,对已53岁的台胞傅兆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日子。上午10点,傅兆康怀揣着忐忑、兴奋又有些惭愧的复杂心情,走进成都市青羊区罗家碾85号的文德苑小区,见到了母亲的亲弟弟,也是自己的亲舅舅——程明高。

●去年12月的一天,傅兆康重新翻看父亲留下的东西,在一本笔记本里,他找到去世多年的母亲以前在成都的地址,和母亲亲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成都外西三洞桥61~5号”,这是笔记本上记载的母亲亲人的地址。今年4月20日,这个地址从台湾传递到成都。傅兆康希望替母亲寻根,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5月8日,傅兆康等来喜讯,青羊区台办在青羊区罗家碾85号的文德苑里,找到了他的亲舅舅程明高。

●5月20日,傅兆康见到了舅舅一家人。在舅舅家的客厅里,傅兆康和舅舅、舅妈坐在沙发上,讲述着多年前的往事。

希望

尘封的笔记

开启成都寻亲之旅

为何母亲独自来台湾,她的亲人在哪?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这个从小萦绕在傅兆康脑海的问题,愈加清晰并困扰着他。

去年12月的一天,傅兆康重新翻看父亲留下的东西,在一本泛黄的小笔记本里,他找到母亲以前在成都的地址,和母亲亲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父亲于2000年去世,这些笔记以前也翻过,但没翻到母亲的地址和讯息。那时至今,已十多年了。”

傅兆康的母亲叫程秀群,193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排行老三。7岁时,程秀群跟随舅舅去了贵州,生活了一年多。1948年,身为国民党空军军官的舅舅,带着9岁多的程秀群到了台湾。

回忆起母亲,傅兆康说:“1968年,我三岁时,母亲去世。说实话,我基本上没有母亲的概念,但我很想念她,也想回去看看她曾经的故乡和亲人。”苦于没有母亲以前的地址和联系电话,这种思念,只能埋藏于心里。

当翻到这本尘封了多年的笔记本后,傅兆康心中燃起新的希望。“因为有了这些讯息,所以我相信一定能找到!今年如果找不到,明年还会回来找!”

寻亲

多方助力

青羊区罗家碾找到亲舅舅

今年3月,傅兆康开始整理父亲留下的讯息,并通过大学同学黄雯旺联系到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黄健宏,阐述寻亲的想法。最终,在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的帮助下,傅兆康联系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成都市台办”)。

“成都外西三洞桥61~5号”,这是笔记本上记载的母亲亲人的地址。4月20日,这个地址从台湾传递到成都。简短的地址和讯息,寄托着傅兆康对母亲及大陆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替母亲寻根,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完成为人子女的责任!

接到消息后,成都市台办立即把地址、讯息提供给青羊区台办、金牛区台办,通过街道、社区进行逐户排查和实地查访。一周过去了,傅兆康没有等来喜讯。时间一天天过去,傅兆康坐不住了,想要亲自来成都。

5月6日,趁来四川观鸟的机会,傅兆康第一次来到成都——母亲的故乡。当晚,傅兆康走在春熙路步行街,“我看着火锅店,心里想的却是母亲。母亲过世50年了,我才来到她的故乡,很愧疚!”

5月8日,傅兆康等来喜讯,青羊区台办在青羊区罗家碾85号的文德苑里,找到了他的亲舅舅程明高。当时,傅兆康还在卧龙,突然接到这个消息,“当时百感交集,很激动,很开心!不过,还是有些惭愧!”

结束在唐家河的观鸟活动后,5月19日晚上,傅兆康回到成都,期待着和舅舅一家见面。

往事

曾有过5年信件往来

父亲不愿再回伤心地

5月20日上午10点,傅兆康远远看到了舅舅程明高,在文德苑的小铁门下,舅舅的身形有些瘦小,但在傅兆康眼中却更多是亲切。在舅舅家的客厅里,傅兆康和舅舅、舅妈坐在沙发上,讲述着多年前的往事。

舅舅告诉傅兆康,他的父亲傅崇先在1993到1997年间,一直和成都有书信来往,“有六、七封信的样子,1997年你外婆去世时,你父亲还汇款5000元。”

“父亲一直没有告诉我,地址也没跟我说。”傅兆康想起父亲在世时,偶尔会讲母亲在成都的故事,却一直不肯回去,“因为母亲过世很早,他很伤心,不愿回到伤心地。”傅兆康告诉舅舅,自己的女儿在读大三,儿子也已高三了,等暑假有时间,会带上家人过来团圆。

因没提前预料到这么能找到亲人,傅兆康此前订了22日的航班回台湾。他说:“剩下的时间,哪都不去在家里多陪舅舅聊聊。”

傅兆康是台北市野鸟学会志工,常到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地观鸟,也去过四川好些地方,“菜好吃,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地方,菜都好吃!很热闹,成都这边的人很和善,也很时尚、流行!当然,四川也是观鸟的好地方!”

舅舅

还记得二姐的模样

“想到他们回来找我,一晚上没睡着”

舅舅程明高,今年77岁,他说还记得二姐程秀群的模样。“眼睛有点‘对’,只有这个印象了。”说到二姐时,老人憨厚地笑着,“二姐七岁时,被送到贵州,那时我才五岁。”

老人告诉记者:“1947、1948年时,家里和姐姐一直有通信,直到1948年来了最后一封信。再后来,1993年,家里写信通过舅舅转给姐夫,联系上了,才知道姐姐已去世了。1994年,我们家从三洞桥搬到石人小区罗家碾。”

4月8日,老人接到台湾的姐夫、外甥要来寻亲的消息。“当时很惊讶,激动、兴奋!想到他们回来找我,一晚上没睡着。那时,我还以为姐夫和他的儿子,都要来成都,见面后才知道姐夫也已去世。”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郑鑫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