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榜样力量

2016-11-08 07:38:1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王域西 李淼

对贫困女孩

毫不犹豫给她买个拉杆箱

这只是易启武扶贫济困的冰山一角。

1940年,易启武生在一个贫寒人家。11岁才背起书包进学堂,16岁时,成绩优秀的她成为幼儿园老师。尽管收入微薄,但易启武就此踏上爱心路,一走就是60年。

易启武执教山区小学,每每看到穷人家孩子穿得少、吃得差、交不上学费,便3元、5元的救济帮忙。1991年起,老伴瘫痪在床14年,她仍挤出钱行善不辍,听说泡桐村一对贫困兄弟考入大学,马上送去600元学费和书包。执教40年,当地超过三分之一的群众都曾是她的学生。她在街上吃碗面,都有人抢着付钱,对方说:“10年前我饿肚子时,你请我吃过糯米粑。”

退休后,易启武更将扶贫济困当事业。1999年,修古河大桥,她毅然取出3个月2000元工资送到指挥部。2005年,老伴去世后,她将所有精力和收入都留给了需要帮助的人。镇上几所幼儿园和敬老院,每年她都送钱送物,听到谁家娃娃因贫困失学,就赶紧送钱资助。一次在街上遇到个女娃娃背着破布包上大学,她叮嘱孩子“等到”,飞奔去买个拉杆箱换下烂包。如今,有20多个贫困大学生在她帮助下完成学业。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交上1000元特殊党费;2012年,她拿出补发的2万元工资为社区安路灯;芦山地震,她再捐5000元;2015年,被女儿拖到南京做手术,她担心回不来,把1000元扶贫善款“预付”到社区再出发;每天坚持上街义务捡垃圾、当义务城管员……

“女儿几次喊我去享受好日子,但我丢不下家乡,就在这当定‘老黄牛’了!”易启武说,做好事,要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