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土”农产品遇到最“洋”新科技

2016-11-11 06:25:2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熊筱伟

第四届农博会昨日开幕,逾2000展位展示农业“新奇特”

视线

□本报记者 熊筱伟

11月10日,本届西博会重要活动之一、第四届农博会正式开幕。本届农博会有逾2000个展位,展馆面积为历届之最。从最“土”的农产品,到最“洋”的农业新科技,农博会上的各种“新奇特”农业展品不断刷新着观众对四川农业的认知。

最“土”农产品:

来自悬崖的土蜂蜜,满足4个“土”的剑门关土鸡

一面几乎垂直而下的峭壁上,寸草不生,却密密麻麻排满了盒状物,几根绳索从云端垂下,一位工人顺着它正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西博会2号展馆里的巨幅照片,呈现了惊险一幕。

为何要如此冒险?答案就在旁边的展台上——土蜂蜜。

“蜂箱就安在悬崖上,一年只取一次蜜。”成都市华蜂堂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德刚直接连蜂巢带蜂蜜搁展台上,路过能闻到一阵甜香。

陈德刚介绍,酿造这种蜂蜜的蜜蜂是一种土蜂,不同于常见的意大利蜂,蜂箱搁悬崖上是为了确保土蜂在最接近于其原生环境中采蜜,“这算得上最土的蜂蜜”。他表示,因取蜜次数少,每箱土蜂一年只能产蜂蜜约10斤,是普通蜂箱的1/20,因此蜂蜜更黏稠、也更营养。

大打“土”牌的参展商,陈德刚不是唯一。作为绿色、正宗的代名词,本届农博会展位上随处能看到“土”元素出现。

一只尾羽高挑、昂首挺胸的半人高剑门关土鸡模型,就径直立在广元市展位中心位置。四川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恩泽介绍,这次广元展商组团带来的土鸡,都满足至少4个“土”:品种“土”,选择广元灰鸡等本土品种;环境“土”,养鸡都在树林或灌木丛中;养殖方法“土”,按农户散养而非工业养殖方式;饲料“土”,用玉米、蔬菜而非饲料,并且喂养近300天后才能出栏。

最“洋”高科技:

废物“零排放”的秸秆发电设备、可自动分解排泄物的猪圈

如何避免秸秆焚烧?展商李祥瑞尝试用“洋办法”来解决这个田间的“土问题”。

这位四川蒙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农博会上带来了引自德国的秸秆发电设备。和传统设备相比,它能实现“无废物”:三种产出物电、热、炭各有用处,其中热可用于供暖或药厂、加工厂等热源,炭可作为烧烤用炭。而传统设备无法避免的焦油,在这里产出为“零”。

高科技“洋办法”,与农业“土问题”结合,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届农博会上“最重的展品”,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重达1480斤的猪。“吃喝拉撒都在笼子里。”四川省元宝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补世培说。

连续几天关笼中展览,排泄物怎么处理?秘诀在猪圈——猪身下垫满加入微生物降解剂的谷壳。“排泄物进入谷壳堆,半天内就可自然分解了。”补世培表示,这对解决养猪场排泄物污染问题有巨大帮助。

不法商家篡改农产品保质期、生产日期,把过期产品当新品卖,怎么破?农博会上,成都赛创力科技有限公司大区经理冉先武带来了农产品激光打印设备。用激光雕刻代替油墨,使生产日期等信息无法被去除或篡改,“设备价格比普通机器贵30%,但没有油墨这些耗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