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会资本参与水保项目有多大想象空间

2016-11-15 08:41:3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王成栋

2

企业两年投入7000万元

荒地荒山变茶园

改变始于2014年。当年7月,申酉辰明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威农业”)正式入驻明威乡。

此后,包括岩新村在内的5个全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村落,进行了土地整体流转,由明威农业负责整治和经营。截至今年10月,企业已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两年多的时间里,4000余亩坡耕地、寸草不生的荒山渐渐“换装”。明威农业总经理余小彬介绍,企业改变了当地以玉米、土豆、水稻和油菜为主的传统种植结构。而是布局茶园和沉香木种植,“而且是混种、套种。”治理区内,在当地农业、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每亩核定茶树120株、沉香木100株。

这样的种植结构,能否保证治理成果不反弹?“没问题,这个种植比例是经过测算的,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也不错。”省水土保持局生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沉香木是乔木,茶是灌木,乔灌结合是保持水土的最佳选择之一。

据监测,明威农业入驻后,项目区年水土流失量下降7成,初步实现了“土不出沟”“水清河晏”。

经济效益方面,明威农业种植的茶树将在第6年进入丰产期,每亩产值可达万元;沉香木同样在第6年进入收益期,每亩最高产值可达8000元。除了种植茶树、沉香木等高附加值经济树种,明威农业还计划利用茶园、沉香木林等打造乡村游景区,“这样,我们收回成本的时间就更快了。”余小彬估计,企业有望在10年后收回全部投资。

在明威农业甩开膀子的同时,“文宗平们”的收入也节节攀升。根据流转协议,农户每亩水稻田每年可得600元流转费,荒山每年每亩是100元。此外,农户还可进入明威农业务工,平均每人年劳务收入超过2万元。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