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十年 带来哪些改变?

2016-11-22 08:46:3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吴璟

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单位,四川从10年前开始启动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图为南江县八庙乡土地整理项目。 肖定怀 摄(视觉四川资料图片)

难点

陡峭的山丘上零散分布着十几座破旧的小房子,里面大多已长久没人居住,偶尔看到一两户仍然在此的村民,一出家门就得登山和攀岩,出行非常艰难……这是几年前,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九龙村常见的情景。

如今,再到九龙村,情景大变:原先住在山上的村民都搬进了干净敞亮的新房,出门是平整的石子路,山上的宅基地通过土地整理变成了耕地,村民们还发展起循环养殖业。“现在大家的收入可比过去高多了。”九龙村村支书尚库古提说,改变源于一项增减挂钩的改革试点。

不仅仅是九龙村,今年,是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开展的第十个年头。十年过去,这一试点对我省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带来哪些改变?十年试点到底试出了啥?

□本报记者 吴璟

1

解决“无地可用”

多种方式安置搬迁农民

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单位,2006年,四川开始启动增减挂钩项目试点。

为什么是四川?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介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对土地资源保障有很高要求,但我省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约束趋紧,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1.1亩,低于全国人均1.35亩的水平。而我省农村,建设用地数量多,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且布局分散,人均用地约150多平方米,远超全省城镇工矿人均用地100余平方米水平。破解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制约,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挖掘存量用地潜力。

广安市邻水县是全省最早的增减挂钩试点之一。走进邻水县甘坝乡龙须村、斜岩村,一边是整理成形的复耕地,一边是红瓦白墙的新房。旧房拆掉后,村民们或住进环境优美、不占一分耕地的新居,或得到了货币化补偿。而400多亩闲散土地都实现了复耕,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等量的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曾受困于“无地可用”窘境的廉租房项目,就因为“增减挂钩”周转出了建设用地指标才顺利启动建设。

不过,一项新的试点,难免有疑虑。2011年11月,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立项批复,“村民报名的多,打退堂鼓的也多。”时任村主任的孙家发说,当时修新农村聚居点还是新鲜事儿,不少村民都有顾虑。“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在首位,是四川试点的首要原则。”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介绍,在我省增减挂钩试点中,自愿搬迁的农民采取统规自建、统规统建、货币安置等多种方式安置,“项目实施中必须安置好项目区农民群众,拆旧区复垦验收后,城镇建新区才使用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项目区立项前不得实施拆迁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意愿发生变化的不得强迫参与。”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