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长漂勇士探秘长江源 海拔5607米附近拍到雪豹

2016-12-06 06:08:38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记者:宦小淮

冰原之上,一只雪豹出现在红外相机镜头前,在镜头前“卖个萌”,来回反复“踱步”,扭头伸爪拍向镜头……这只出现在海拔5607米附近的高原霸主,刷新了拍摄雪豹的海拔新高,这也让科考队员担忧,全球变暖,雪线上移,或许是雪豹朝着更高海拔移动的原因。

调查高海拔生物,探秘长江源,鼓励游客带走垃圾……这都成了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负责人杨欣的工作日常,“夏天坚守高原、冬天下山‘化缘’”。然而,对于如何保护长江源,杨欣有了新的认识,从一开始排斥旅游介入,到现在他认为长江源的保护可以借鉴诸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经验,让生态资源总量控制、持续利用,他们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调查动植物分布,发现更多人间秘境。

用长漂的名声“反哺”长江源

恰逢长漂30年,杨欣总是会接到各种电话,让他聊聊当年的惊险故事,他则会把话题引入如何保护长江源上面来。“现在冬天到了,很多地方都有年会,这也是我一年中‘化缘’的时候。”年过半百,杨欣仍旧过着“云端生活”,过去一周,他一连跑遍了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几个地方,为长江源保护项目募集资金。

在12月5日的格尔木市旅游推介会上,他的大胡子形象被那个时代的人一眼认出。“这个人厉害哦,敢漂流沱沱河!”一位矿产商递过名片,想要听听长漂故事,杨欣则谈起了保护长江源的观点。

提到长漂,杨欣说,长漂让自己声名在外,但这是一张名片,对反哺长江源是有好处的。正如他所说,这个大胡子形象毕竟还是让同时代人记忆犹新,虽然30年后,他的胡子已经白了。

发现壮美断崖,拍到高原雪豹

在长江源,处处皆美景。杨欣在和志愿者的调研中,发现了可以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断崖,“这些都是长江冲刷而成。”杨欣将其命名为“通天河断崖”,根据他的设想,这里将成为今后观测星空的绝佳地点,俯瞰下去,则可以看到各种一级保护动物的生活姿态。

展示它们,也可以提高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直观认识。今年6月,杨欣联合科考队员取出了一张红外相机卡,里面拍到了两只雪豹的身影。

“相机架设在姜古迪如冰川,海拔5503米到5607米的位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连新明介绍说,这个位置,比之前珠峰拍到的海拔5100米的雪豹位置还要高。他解释说,雪豹生活在高原食物链顶端,有它们的存在,也说明这个海拔位置有一个完整的生物链,雪豹猎捕对象岩羊的数量稳定,这也说明植被满足了它们的需求。

不过,雪豹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米到4500米的位置,朝着高海拔移动,也说明全球变暖,雪线上移,“这最终会使雪豹栖息地破坏,导致数量下降。” 连新明表示,他们联合“绿色江河”调查长江源雪豹范围分布,也可以让公众了解到环境变化对这里物种的影响。

解决垃圾问题是关键

要展示保护区,垃圾问题是一个迈不过的坎儿,“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调查高原垃圾的情况,为即将建设和运行的青藏绿色驿站提供信息。”杨欣在这个项目上,还请来一位特别志愿者。

今年7月,作为绿色江河志愿者,胡歌参与到了调查2016年青藏公路在长江源区的垃圾污染状况的项目中,海拔4500米,空气中氧气含量仅有海平面50%的高原,胡歌和志愿者对青藏公路2959~2960公里的垃圾进行调查,最终捡拾的垃圾装满了2个大纸箱和3个大塑料袋。志愿者对捡拾的垃圾进行了统计发现:捡拾各种塑料饮料瓶203个、各种易拉罐152个、其他烟盒、光碟、包装物等213件,合计568件。

“这仅仅还是公路的一侧,两侧将超过1000件。青藏公路有450公里穿过长江源区,估计垃圾将超过45万件。”这一调查在网上广泛转发,杨欣认为,这也是借助了胡歌的影响力。在高原做志愿期间,胡歌和大家同样一菜一汤,每天还要做20多人的饭,业余时间就到野外协助安装红外相机。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