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石门: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洞

2016-12-10 05:25:10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

这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

褒斜道石门(王小红供图)

《汉石门颂》原拓

石门十三品陈列室模型图

汉中石门开凿于距今约两千年前,那时没有雷管炸药,没有挖掘机,古人如何打通一条将近16米长的隧道,而且做到洞内崖壁平滑、无斧凿痕迹的呢?……

在一条古今闻名的蜀道褒斜道南端,有一个开凿于汉代的人工交通隧道——石门,它被学术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人工山体岩石隧洞。石门有三绝:它不仅是控制褒斜道的“咽喉”要塞,石门内外104块古文石刻堪称稀世珍宝,还有古人火焚水激的开凿技术,至今令人叫绝。

位于陕西汉中的褒斜道,在我国古栈道交通史上,开发最早、规模最大,并且屡废屡修延续时间最久。这条栈道始建于战国范睢相秦之际,热衷电视剧《芈月传》的观众可能记得这样一个细节:秦惠文派张仪、司马错伐蜀时大军途经褒斜道。如果您想了解这条栈道曾经的熙熙攘攘,不妨翻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记载:“栈道盘虚……层崖峭绝。柄木亘铁,因而广之,限以钩栏。狭径深泾,衔尾相接,从而拓之,方驾从容。急宣之骑,宵夜不惑。郗曲凌层,一朝坦夷……繇使行者忘其劳,吉行者余其躯,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剜……”

刘禹锡的意思是说,行走在这条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栈道上,服劳役的人忘记了劳累,拖儿带女的人可以在沿途安家,挑着担子的货郎肩膀都不会得病,徒步的行人脚底都不长茧子,这是一条多么舒适的道路啊,现在听来也令人神往。

如今,由于兴修水利,这条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沉睡水底。我们只有通过《石门铭》等摩崖石刻,来寻找将近两千年前的盛况:“穹窿高阁,有车麟麟。咸夷石道,驷牲其骃。千载绝轨,百辆更新。”好在当年修建褒斜水库时,有一部分文物被搬迁到了汉中市博物馆,其中包括著名的“石门十三品”。

火焚醋泼凿石门

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明帝刘庄下诏,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山洞,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石洞呈南北向,走向与褒谷河道平行,底部高度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总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当时这条隧道并没有名字,当地人以石门喻之,于是就叫栈道石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褒水又东南历小门,门穿山通道六丈余”,记载的就是石门。

石门开凿于距今大约两千年前,那时没有雷管炸药,没有挖掘机,古人如何打通一条将近16米长的隧道,而且做到洞内崖壁平滑、无斧凿痕迹?我们只能从文献中寻找答案。

唐代刘禹锡的《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中记载:“炽炭以烘之,严醯(音xī)以沃之,溃为埃煤,一簪可扫。”“醯”即醋,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用热腾腾的炭火烘烤之后,再泼一瓢老醋,岩石溃不成军,卑微到尘埃里。这样的开山方法从清代贾汉复的《栈道歌》中找到印证:“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即加如削腐。”

我们可以推测,烧烤待凿的山石,然后水激或醋激被火烧烤处,再用锤子敲打,原来坚硬的山石像切豆腐一样容易。

敲黑板,划重点,这种“火烧醋泼法”不就是物理学的热胀冷缩原理的升级版嘛。骤降的温差让石头迅速开裂,再利用醋酸腐蚀石头中的碳酸钙,再坚硬的石头也会土崩瓦解。

讲到这里,四川的读者是否眼熟?秦昭襄王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汲取前人治水教训,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在修建宝瓶口的时候就使用了“火烧水激法”。不过“火烧醋泼法”比“火烧水激法”还多了一道酸化的程序,从技术上更胜一筹。写到这里,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工头”是四川犍为人

开凿石门的人是谁?从石门十三品中可以一窥端倪,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认为石门是时任汉中太守杨孟文于汉永平六年至九年(公元63年—66年)承修褒斜栈道过程中开凿的。最早提出“杨孟文开石门”之说的人是郦道元,他在《水经注》中写道:“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杨厥之所开。”

不过有学者指出,杨厥这个名字有误。因在石刻文字中有“杨君厥字孟文”的记载,郦道元误以为厥系杨君之名。宋洪适对此作出纠错,他在《隶释》中将“杨君厥字孟文”与杨淮碑中“杨君厥讳淮字伯邳”相对照,推测两碑都将“厥”作为语气助词,并指出这是后辈赞颂前人之勋德,因而尊其字而不称其名。

由于“先零羌、滇零称天子北地……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而使“桥梁断绝”,褒斜道衰废。形势稍一安定,新任汉中太守杨孟文力请修复褒斜道,“帝用是听,废子(午)由斯(褒斜)。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敞而晏平”

赫赫有名的《石门颂》全名应该是《故司隶校尉健为杨君颂》。这是东汉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撰写的颂词。王升和杨孟文同是犍为武阳人,杨孟文做官比王升更早,当王升任汉中太守时杨孟文已去世。王升于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王升用“故司隶校尉健为杨君颂”作题额,其中的“故”字表示杨君已去世。

虽然杨孟文生卒年月不详,但他因重开石门,贡献卓越,《华阳国志》称颂他“孟文翘翘,丕显有成”,意思是说杨孟文卓尔不群,大有成就。

石门石刻,国之瑰宝

蜀道中的石门能够闻名于世,并非它的开凿工艺多么巧夺天工,而在于它沿途数量可观的摩崖石刻,为后人打开了一座研究书法、艺术、历史的宝库。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红将蜀道比作“一条诗文画廊”,石刻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摩崖石刻系先将崖石人工磨平,然后在其上书丹、刻写,记事铭功,以期传之不朽。历史上这一勒石铭功记事形式起源于秦始皇。李斯随同秦始皇巡游会稽、碣石、泰山等地,都留有摩崖石刻颂扬秦德、惩诫士民。东汉时摩崖石刻之风渐盛,蜀道沿途有数量可观的摩崖石刻即始于东汉,著名的《石门颂》、《鄐君碑》、《杨淮杨弼表纪》、《郙阁颂》、《西狭颂》等,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汉代石刻中之珍品。就连解放前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封面二字,也是从《石门颂》中所拓。

蜀道石刻,最为世人推崇的是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王小红介绍,石门隧道位于褒斜道南端,由于褒斜道历代都有塞绝复通修栈之举,故后人在石门内外每每勒石铭功纪事、题字留名,形成国内罕见的一处古代石刻摩崖群。1961年,褒斜道石门摩崖与石门隧道一起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十三品不但是研究川陕自然面貌和交通兴废、汉代和三国历史的珍贵史料,而且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蜀道石刻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因为石刻纪事内容不仅可与正史文献相互印证,而且不少石刻还可充实史书记载的阙略,纠正某些史志著作的谬误。楚汉鸿门宴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领巴、蜀、汉中之地。关于刘邦南赴巴汉的路线,由于《史记》中有张良送高祖至“褒中”之语,故学界历来认为他取道褒斜道。但《石门颂》记载“道由子午,出散入秦”,交代了来往路线图,再结合《汉书·高祖本纪》:“项羽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从杜南入蚀中”,说明刘邦赴汉中所行乃子午道,“出散入秦”与《汉书·曹参传》所载“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斄(音:lí)”相互印证。

书法家汉中探石刻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体字形历秦篆、汉隶、魏体、唐楷之演变至宋代而基本定型规范化,故汉代至宋代是书法艺术嬗变极为重要的阶段。但历经千百年沧桑巨变,留传至今的汉魏唐宋书法真品已寥若晨星,而蜀道石刻却奇迹般地保存着自汉魏至明清近两千年间为数可观的书法实物,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一提起“石门十三品”,就勾起了著名书法家、成都市书协秘书长钟杨琴笙的一段回忆。1999年,他报名参加四川省书协与四川大学联合举办的书法篆刻研修班,师从何应辉、张景岳先生临习碑帖经典。研修班结业的时候,书法家一行结伴去汉中博物馆,参观“石门十三品”。

搬迁至博物馆的这13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钟杨琴笙赞叹它们在书法史上“意义太重大了”:“比如《石门颂》是汉代隶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笔划圆浑飘逸,结体舒展;《石门铭》是隶楷转变过程之中形成的魏碑经典,被康有为先生推崇备至,他将其列为‘神品’,评价石门铭说:“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汉中之行,一睹原碑风采,被年轻的书法家们誉为“接受了经典书法的洗礼”,他们纷纷解囊,甚至不惜斥资千元购买一张《石门铭》、《石门颂》或者《杨淮表纪》原碑拓片。钟杨琴笙只购买了一张《汉石门颂》原拓,为自己最喜好的汉代隶书“交学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不少原碑都采取了保护措施不能再拓制,原碑的拓本现在很不好购买了,而他却能时常拿出原拓临摹一二,感悟古人原汁原味的书法韵味。提起自己收藏的《汉石门颂》原拓,钟老师仍赞不绝口:“《石门颂》被后人称作‘隶中之草’,线条飘逸、流畅浑厚。”

虽然西安碑林的名气更盛,但在钟杨琴笙看来,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石门十三品的石刻艺术完全可与西安碑林比肩。“汉中博物馆在石刻方面的藏品档次、艺术水平并不逊色,特别是汉中独有的《畜君开通褒斜道》、《石门颂》、《石门铭》、《杨淮表纪》等,在西安碑林也芳迹难觅,非常值得一去。”他一直有个心愿,组织自己的书法学员,去汉中再度寻访这些心中的书法瑰宝。

曹操褒河书“衮雪”

石门十三品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金石学界都享有盛誉,现存于汉中市博物馆,它们分别是《石门》碑、《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鄐君碑释文》摩崖、《李君表》摩崖、《石门颂》摩崖、《杨淮表纪》摩崖、《玉盆》摩崖、《石虎》摩崖、《衮雪》摩崖、《李苞通阁道》摩崖、《潘宗伯、韩仲元》摩崖、《石门铭》摩崖、《重修山河堰》摩崖。

记者此前采写“回望长漂30周年”系列报道时,有幸在长漂亲历者冯春家中目睹《衮雪》拓片。冯春家的客厅里悬挂着很多漂流照片、证书和奖牌,墙上还有一幅巨大的书法拓片,上书“衮雪”二字。这是2003年参与汉江漂流的意外收获。当时一行人到褒河参观,看到曹操留下的“衮雪”,于是冯春买了好几幅拓片,赠送国外同行。

这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公元215年,赤壁之战后的曹操并没有因势力锐减而消磨斗志,仍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1岁发兵征讨张鲁,短短八个月就拿下了汉中。然而因“内有忧逼”,不得不“身遽北还”。这样的决策给了刘备可乘之机,他于公元218年亲率大军进攻汉中,并于次年斩杀曹军主帅夏侯渊。

公元219年3月,曹操再次亲临汉中时,已无回天之力。相传“衮雪”二字就是他第二次登临褒谷故时亲笔所写。当时,他驻兵汉中褒谷口,只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于是豪情难抑,挥笔写下隶体“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后人刻于河中巨石之上。此时虽与书写《观苍海》的情形大为不同,但一代枭雄战败之际,还有闲情逸致,着实令人佩服。

冯春给热爱漂流的朋友们赠送拓片的时候,总要讲述这一典故。同行这才恍然大悟:我们漂流的一生,岂不就是“衮雪”的一生。

妙文集萃

“石门十三品”中的蜀道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 ——《石门颂》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石门颂》

“坎绵贫翻之烧,充韧川内,四民富实,百廷息祠,壮突自非思鸽知尔,筹等张蔡,忠公忘私,何能成共事故?” ——《石门铭》

“未秋截霜,稼苗夭残。终年不登,匮馁之患” ——《石门颂》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洁 制图 司婉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