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采访路上的故事

2017-01-03 06:12:2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陈岩

在市井生活中量出二重“体温”

□本报记者 王域西

2016年8月,我与同事走进中国二重,了解其扭亏背后的故事。

出发前,我怎么也想不到,关于二重的“体温”,是从餐馆女老板、摊贩与滴滴司机那里量出来的。

二重东门外舟山街和珠江西路的交汇口是二重生活区所在地,晚上8点过,小餐馆沿着舟山街一路摆放,桌子都摆到了人行道上。珠江西路口则被水果、杂货摊占领,叫卖声不绝。

城市往往因产业而生,也往往因产业而死,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期,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也在这市井生活中找到了二重复苏的确凿证据:尽管当时早过了饭点,但络绎不绝的食客几乎占满了餐位,餐馆老板何萍告诉我们,来吃的基本上都是二重职工,现在生意不错。要知道,在厂里困难的几年里,周围餐馆曾倒闭不少,整个生活区都很萧条。

在马路旁,年轻的滴滴司机李先生正在等候订单,他透露,自己就是二重职工,2016年开始效益回升,一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迟疑与观望。尽管何萍的餐馆生意不错,但我们点了两个荤菜,加上米饭总花销不到30元,这个档次在德阳算得上是低消费。街边卖水果的摊贩则抱怨,虽然来买的人多,但每个人都只买一两斤,“有点抠门”。李先生也说,自己业余时间跑滴滴的主要原因还是补贴家用,分担风险。以上种种,似乎又在表明二重人还不太敢放手消费。

已经逃离了生死边缘,但要想过上好日子,二重任重道远。

首页上一页......45678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