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触底 温江花木如何转型升级?

2017-01-10 08:42:58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王成栋 郭静雯

  走出低谷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根本问题

  去欧洲,生产、贸易、运输种种因素叠加之后,要做到并不容易。更多的温江花木商们需要面对的是挖掘内需的问题。“要想彻底扭转颓势,需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林业厅产业处副处长秦茂说,温江苗木要走出低谷、由大变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供大于求且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

  寿安镇吴家场村枫景田园紫荆专业合作社胡春风的苗圃里有苗木13万棵,每月施肥、浇水及人工费用,固定开支在3万元以上。由于售价太低,他打算将主要业务转向核桃等经济林苗木。

  一家名为桂馨花卉的苗圃在寿安镇也显得别具一格。走进去,没有千篇一律的绿化树苗,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有造型的兰花、发财树、迎宾松。园主鲁步刚正准备给成都一个宾馆送货,“村里人都种绿化苗木,我种盆景,现在室内需求旺得很!”

  鲁步刚对市场的判断与温江区政府的调研结果一致。市场监测结果显示:国内外市场对花卉编艺产品需求旺盛,利润更是高出传统苗木数倍。2015年起,连续两年,盆景和微小型绿植在成都地区的销售增幅都在20%以上,且价格相对平稳。温江区政府正在制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准备调整苗木生产结构方向,聚焦在特色编艺、盆景、微小型绿植等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上。“这将是一次‘从粗放走向精致’的行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副局长范华阳认为。

  两年前寿安镇天星村组织几十名编艺人员加入寿安植物编艺公园,编制成本120多元的螺旋小花瓶,市场价能卖到1500多元。尝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甜头后,如今,天星村全村都在谋划向编艺转型:培训更多的编艺工人、设计更多的造型、形成更精致的工艺。“今后要将各地甚至国外的产品标准普及给企业和工人,逐渐形成准入门槛和操作规范。”范华阳表示。

  这也是一次“从室外走进室内”的行动。

  范华阳介绍,当地正在考虑制定奖励政策,如企业主动减少观赏性树种种植并改种盆景,将给予一定奖励。

  政策还未落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产品升级。1月6日下午,和盛镇土桥村大红花紫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倪彬正忙着招待收购商。与温江所有的同行一样,2013年底开始,他的紫薇苗木销售生意下滑。经过摸索,倪彬推出了中国结、花瓶、花柱等数十种形态的紫薇蟠扎产品。如今,他的单笔订单就超过600万元。

  除了调结构,还要去库存。高显洪透露,本月15日,他将会与广州一家企业签约,拟投资5亿元以上,在温江打造西部园艺城。届时,当地将形成占地1500亩的集苗木种植、交易、观赏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体,预计每年可消耗苗木1200万株。

  更多体制和市场改革也正在探索:上半年,温江区政府将牵头举办国际盆景年会;继续推动花木与乡村旅游结合,采用PPP模式,打造园艺旅游风景区等。问起温江苗木的前景,范华阳说:冬天还没过去,但相信春天不会远了。

  得知高显洪的苗木搭乘中欧班列卖到了欧洲,天星村村委委员黄乙峰也有了新的想法。广州的外贸公司来村里收购编艺花瓶,收购价800元人民币,转手卖到欧洲值800欧元。“把村里的花瓶卖到欧洲去,能不能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呢?”

首页上一页12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