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贸路上的艰难反转

2017-02-07 08:30:5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曾小清

  本报制图 /卢浩

  □本报记者 曾小清

  深阅读

  2月3日,立春,宜宾港。“呜……”随着一声汽笛长鸣,300吨产自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的粘胶短纤随船启程向东,1个月后将运抵台湾。

  全球市场低迷,大部分同行都接不到订单,丝丽雅却怕交不出货。公司副总经理宋伟说,大年初一还在发货,这是过去不曾有的。

  去年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还下滑36.5%,全年却是正增长,止住了自2015年3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反转的支撑力量是什么?行情能持续吗?

  艰难的处境

  去年,四川外贸企业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有企业在开年就遭遇当头一棒

  丝丽雅今天的竞争优势,并非运气,而是来自近年来的寸土必争。

  春节前,丝丽雅在印度聘请的律师团队已向当地法庭提交15页纸的上诉文件。律师团队胸有成竹,但宋伟心里并不踏实。

  去年1月初,印度人造纤维协会联合SALEM地区绣花线商业协会,向印度商工部发起对进口绣花线的反规避调查申请。7月,印度财政部关税处发布公告,要求对进口绣花线征收反倾销关税。

  绣花线占丝丽雅对印出口70%的份额,印度市场占丝丽雅出口份额的35%,这场官司不得不打。对利润率以个位数计的行业,哪怕1%的税率改变都是致命的。从2005年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宣布对中国输印粘胶长丝发起反倾销调查开始,丝丽雅就与印度方面进行了多次较量,打赢一场官司就能获得远低于其他企业的税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近年来,外贸企业面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大宗商品和汇率波动,预判阶段性的市场走势并做出应对并不难,但最怕猝不及防、无形的贸易壁垒。

  世贸组织报告显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国集团成员月均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为2009年以来新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也表示,2016年中国遭遇来自2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为历史最高点,钢铁、铝业和光伏等领域成重灾区。根据省商务厅法规处掌握的情况,去年川企遭遇了6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样为历史之最。

  打一场国际官司,动辄上百万元的诉讼费,起码耗时一年,中小企业根本伤不起。有人认为,这只能是行业大鳄之间的较量。事实上,无人能置身事外。

  2015年10月,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告知,美国同行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德恩精工副总经理谢龙德如遭“当头一棒”,“没有想到一个小企业也被‘双反’调查了。”美国市场占德恩精工出口份额的一半、25%的销售收入,每年的出口额达1亿元。在官司胜诉前,公司几乎没有接国际订单,既定战略全部被打乱。

  “这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接下来一年多时间,美国方面向原被告方持续提交了数百份电子问卷,从前期的常规问题,到后期专业且苛刻的问卷,每一个陈述,都将成为裁决的证据。“如同下棋,走错一步,全盘皆输。”谢龙德说,德恩精工投入50人来应对“双反”调查,邀请的美国和北京顶级律师团队以时薪计,花了上千万元。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