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照片背后的四川小康故事

2017-05-16 06:19:2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阳帆

  这四张照片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片段,是历史进程的鲜活记录。过去的贫困户,生活改善了;基层卫生所,在提供贴心、实用的医疗服务;山区学童能吃上热乎的营养餐,教育资源在流向过去的贫瘠之地;大学生创业,一路有政策呵护……每一张照片留下的瞬间,每个故事记录的点滴,都是对小康社会的生动注脚。

  故事[一]

  免费午餐热腾腾老校长的心愿实现了

  □本报记者 阳帆

  讲述人:罗杰(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杉木校区校长)

  “开饭了……”5月11日中午12时30分,执行校长罗杰一声呼唤,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最偏远的杉木校区午餐时间到了。

  黄豆炒肉、炒蒲瓜、西红柿炒鸡蛋,端着热腾腾的午餐,学生张志强和蒋凤大口大口地吃得好香。“味道很好,吃饱了。”蒋凤笑着说。罗杰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发给了已退休的前执行校长代天久。“老校长最爱看学生吃饭时的笑脸。”

  杉木校区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上,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最远的要走40分钟才能到学校。2013年5月前甚至没有通往山上的公路。

  以往学生都是自带午饭。2012年起翠屏区作为我省试点地区,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杉木校区学生吃上了免费的营养餐。“那时道路不通,运送不便。为了让50多名学生每天能按时吃上牛奶、面包等营养餐,年近60岁的老校长每天步行2个多小时用背篓为学生背餐,我们都称他‘挑夫校长’。”罗杰说,实施营养餐解决了学生的用餐问题后,能让孩子们在学校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午餐成了老校长的又一心愿。

  代天久的心愿在2014年春季成为现实。伴随我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的实施,杉木校区新修了两间教室,拓宽了操场,修了新食堂。2014年春季开学第一天,学校的营养餐从“蛋奶模式”变为“供餐模式”,学生们吃上了热餐。

  代天久也结束了“挑夫”生涯,当年6月退休。“退休后老校长还是时刻关注学校变化。现在学校有了以前城里才有的先进教学设备,每间教室都有了电子白板,老师不用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下半年光纤就能接进学校,到时就可联网,和更多优质学校的网校资源联通。”罗杰说,等老校长下次再回学校,看到这些肯定更高兴。 (图片由罗杰提供)

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