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

2017-05-17 06:41:3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林凌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林凌

嘉 宾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冠松

西华大学教授 边慧敏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井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这其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功不可没。体制机制改革于人才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继续深化改革?记者就此采访了三位嘉宾。

记者:为何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人才工作的“牛鼻子”?

陈冠松: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人才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边慧敏:目前,四川是人力资源大省而非人才强省,人口规模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优势还未能有效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根本原因还在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和政策羁绊,所以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和顶层设计,依靠“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非常必要。

记者:如何评价四川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陈井安:以四川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例,它变过去高层次人才引进“各自为战”为省级层面的“集团作战”,变过去各类项目、政策的“零打碎敲”为资源整合后的“集中发力”,强化了政策设计的科学精准,优化了政策实施的统筹兼顾,突出了政策效应的叠加放大。

边慧敏: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改革是我关注的重点,其支持科技成果持有者通过自行转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提高了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必将改变以往科技成果虽多但成果转化率特别是在川转化率较低的窘境。

记者:怎样继续深化改革?陈冠松:今年,按照全省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完善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驰而不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聚焦全面创新改革,完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聚焦自贸区建设,完善人才开放合作体系;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人才队伍支撑体系;聚焦脱贫攻坚,完善人才智力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陈井安:改革要避免“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建议可对人才政策实行第三方评估,根据反馈情况动态调整,确保政策的持续有效性和竞争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