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品质强品牌增品类 千年川药种出新“品”味

2017-06-20 06:34:3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李淼

  B品牌更响 多措并举提升产品优势和话语权

  “从前,成都拉黄包车的师傅每人胸前挂块川芎,缓解心血管压力。”提起川芎,彭州市敖平镇农工办主任邓武有点不完的赞,他特别举例,著名的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就是川芎。

  敖平镇是川芎道地产区,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量6000吨至8000吨,均居全国第一,201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还荣获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邓武坦言,川芎在业内名头很响,但距家喻户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建设,是四川中药材发展短板。2015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9万亩,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五,但川药品种多、名牌少,尤其是知名区域和企业品牌少。“缺乏像长白山人参、宁夏枸杞、云南三七一样的拳头品牌。”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地已积极突破。彭州敖平设置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商标使用门槛,要求从事川芎销售的单位统一质量标准和包装,并通过川芎产业论坛、投资洽谈、商贸交流等提升知名度;三台2005年就注册“涪城麦冬”商标,眼下正全力打造全国麦冬产业最大的种植基地、交易集散地和科研精深加工聚集地……

  “多措并举壮大品牌,不断提升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标杆优势、话语权。”省农业厅经作处负责人表示,每年敖平镇的川芎尚未收获,同仁堂、九芝堂等国内知名中药企业的订单已纷至沓来。

  全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3个以上川产道地药材地标产品。“还将认定30个中药材地标产品和一批无公害、绿色基地。”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将聚焦产区集中、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道地药材,由政府牵头培育成如宁夏枸杞、云南三七那样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势品牌,构建起“川药”品牌体系。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