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持续开猛药治大凉山“深贫”

2017-07-11 10:41:2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侯冲 李淼

C破解“老大难”

教育加移风易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毕业于成都铁路卫校的杜基布池是凉山首批“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之一,目前留校负责“9+3”工作。“抓住走出大山的机会,才有永远告别贫困的能力。”杜基布池动情地说。

记者从凉山了解到,近年通过全面落实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凉山创办“一村一幼”幼教点3070个、招收幼儿11.5万名;新建乡镇幼儿园450所,改扩建寄宿制学校475所、新建158所;3047名彝区“9+3”职业教育毕业生实现就业。

留在大山的凉山群众,同样与精神贫困做着斗争。近年来,凉山教育与引导并举,从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五洗”做起,养成现代文明习惯。而好风气形成更具挑战。金阳县马依足乡马依足村贫困户贾巴日者至今还后悔:“两个叔叔过世时,我杀了几十头牛羊,两万多元欠债现在也没还上。”

向陈规陋习宣战,昭觉实施“五项革命”,首先针对的就是红白事。普格县东山乡的《村规民约》第九条规定:“丧事宰牛不超过10头,喜事杀猪不超过15头,邻里之间红白喜事礼尚往来不准超过200元。”

此外,凉山集中整治生育秩序,政策外新生多孩率降至10%以内。

“四好”村和“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更成为凉山更美丽的追求。今年1月,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高规格命名首批“四好村”1481个,凉山占了76个。

2016年,凉山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今年,当地正瞄准500个村退出、13.47万人脱贫的新目标再度鏖战。

首页上一页12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