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长期照护保险申请者评审 人社局回应市民问题

2017-07-17 06:14:28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

7月1日起,成都市正式启动长期照护保险政策试点工作,并正式受理这项全新社会保险的申请。目前,长照险的申请开通已过去两周时间,全市各区(市)县的22个现场申请点位,以及受理在线申请的手机客户端“蓉城照护-AP”,均收到了许多参保人员的申请。

记者了解到,首批申请长照险的参保人员,目前正在按规定程序接受审核、评定。通过了最终评定、审核的申请者,最快将于下月享受到长照险待遇。

长照险试点实施并开通申请后,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保个人账户调整划拨比例、长照险的覆盖群体、保障范围、待遇拨付等群众关切的六大问题,记者专访了市人社局医保处副处长杨建。他表示,长照险制度的试点,既因应了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也丰富了现行社会保险体系。通过为长期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护,既可让失能人员生命更有尊严,也能为其家庭减轻经济精神双重负担。

探访

申请开通首日 经办机构上门受理、评估

7月6日,在简阳市家乐养老中心2楼,85岁的陈选清卧在床上,移动困难,护工将她扶起,为她擦脸。女儿刘兴华告诉记者,陈选清3年多前就失能在床,无法自理。7月3日,她帮母亲申请了长照险,如果能够评定通过,成功申请到,这将有望成为全家生活的转机。

养老中心的护工告诉记者,陈选清虽然头脑清醒,但患有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身体活动困难,走路、如厕,都需要人帮忙,无法自理,甚至吃饭也需要有人帮忙。记者在病房中看到陈选清,她的病床前摆放着便桶,因骨质疏松,骨关节突出,看上去骨瘦如柴。她卧在病床上,听力退化,说话含糊不清。

刘兴华告诉记者,自己早前在新闻中看到过长照险要试点,“但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7月1日试点正式启动后,经办机构专门来到养老中心,上门来帮老人主动提供申请受理服务。

由于担心很多失能老人或家属在政策实施初期不了解,“我们上门去主动宣传和办理”。简阳市医保局副局长张有芳告诉记者,申请开通首日,简阳的经办人员就集中来到几家养老医院或机构,主动为老人们提供申请受理服务。所以,在陈选清所在的养老中心,目前已有8位老人申请通过了第一环节的初评,接下来将进入专业审核和公示环节。

代申请要交授权书

“评估很严谨”

68岁的邓茂珍和陈选清住在同一家养老机构。经办机构上门来受理申请时,常年坐在轮椅上的邓茂珍也成了申请人之一。

丈夫胡启友告诉记者,申请程序并不复杂,提交材料包括3项,分别是邓茂珍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社保卡原件和复印件,以及邓茂珍的有效病情诊断证明、医学检查检验报告、入出院记录等病历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

而家在成都天府新区的徐丽燕,则是帮婆婆申请长照险的代理人。她告诉记者,她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5项,分别是婆婆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社保卡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婆婆的有效病情诊断证明、医学检查检验报告、入出院记录等病历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还有代办人也就是我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婆婆按了手印的代办委托书。

胡启友称,提交申请后,妻子邓茂珍已经有专人对她进行了上门评估。他记得,现场评估是评估人员上门来到妻子所在的养老机构,为申请材料通过的老人们进行逐一现场评估。“就像测试一样,好几位专业的经办人员,问她问题,测试能力”。胡启友记得,每个失能者的评估差不多要半小时,主要测试了吃饭、上厕所、走路等生活基本能力情况,还有例如画图测试记忆等,“整个过程非常严谨”。

母亲住院每月接近三千元

如果能申请到待遇,是雪中送炭

陈选清的女儿刘兴华年过六旬,已是退休人员。刘兴华告诉记者,由于母亲卧病多年,送到专业的机构照护最为稳妥,不过每月费用接近三千元。三千元,恰好是陈选清的退休金数额。而除了机构照护的费用,刘兴华还需要负担一部分母亲日常吃穿用度的开销,“我自己的退休金是四千元,家中开销加上母亲的开销,勉强维持吧”。

刘兴华称,如果母亲能够申请到长照险,每月一千多元钱的待遇,对于家庭而言,是雪中送炭。“平时没有多余的钱给母亲买的糖果、糕点和好奶粉,就能给她买了”。

徐丽燕的婆婆则一直在家中,由徐丽燕的公公照顾。她告诉记者,申请长照险,婆婆选择的是居家照护。但公公已经75岁,“身体也很不好”。而自己和老公又每日在外奔波。

徐丽燕最期待的是,如果能够申请到待遇,“就能给婆婆找一位专业的护理人员了”。

专访 /

人社局回应长照险六大关切

1、长期照护保险好在哪?

市人社局医保处副处长杨建介绍,长照险制度试点是党和国家立足国情,着眼更好保障改善民生,作出的一项重大民生决策部署,并已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

他表示,目前我国现行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保障了居民从出生到年老,以及发生疾病、失业、工伤等情况时的基本保障问题。但对生命末期最容易发生的长期重度失能之后的生活照料保障尚无制度安排。“从摇篮到天堂,社保应是生命全周期的保障”,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就应当对失能保障作出制度安排。

他介绍,长照险与养老保险不同,养老保险解决的是退休以后没有工作收入下的刚性生活需求,而长照险解决的是失能以后需要请人照护的刚性照护需求。此外,随着少子化、无子化家庭的增多,“子女没有多余精力去全方位照顾失能老人生活,必须借助第三方”。建立长照险制度,既能让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生命更有尊严,也能为其家庭减轻经济精神双重负担。

2、覆盖人群为什么只有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

杨建介绍,长照险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保险制度,为了稳慎推进,国家层面要求先行在部分人群中试点。

长照险制度是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需要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方筹资。而城镇职工个人可以通过调整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拨比例进行筹资,无需再另行缴费,不额外增加负担。随着长照险试点的推进,覆盖范围也将逐步扩大,“全覆盖是一定的”。

3、为什么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的钱少了一点?

对于一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出的“个人医保账户被扣款”问题,杨建介绍,并非扣了个人医保卡里面的钱,而是因为调整了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

他介绍,整个医保基金功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大病住院治疗的统筹基金,另一部分是用于小病门诊看病购药的个人账户基金。按照社会保险共济和统筹的原则,为确保长照险制度平稳运行和对长期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有效保障,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投入、调整医保统筹基金和医保个人账户进行筹资。但医保个人账户调整比例并不多。以今年为例,试点实施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筹资比例,每月医保个人账户减少划入的额度,不到每月划入金额的1/10。而参保人员一旦失能,每月享受待遇接近2000元。此外,对于参保超过15年的人员来讲,每增加两年参保,待遇也将多1个百分点。

4、保障对象为什么只有长期重度失能,而非短期、中度轻度失能?

杨建介绍,长照险作为一项全新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理性设计。在制度设计时坚持保障人员低覆盖起步,保障待遇低水平起步,筹资水平低负担起步,所以先期才将保障范围从重度失能人员开始。另一方面,在失能群体里面,长期重度失能人员失能时间长,失能情况不可逆转,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也更重。待制度试点逐步推进,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后,将逐步扩大保障范围。

他还介绍,老年痴呆患者,也就是失智人员,从失能情况来看也应当属于长期失能人员。但由于其鉴定标准和服务标准与身体失能人员完全不同,尚无成熟可借鉴的经验,还需要抓紧研究与制定具体标准。目前,市人社局正组建专家团队抓紧进行课题研究,争取早日出台标准,将长期重度失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5、为什么成都成为试点?

杨建介绍,成都之所以成为全国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首先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社部门的积极争取。另外,成都也有现实需求。成都老龄化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5个百分点,失能老人比较多,现实需求也比较大。

此外,杨建还表示,成都在长照险试点中,将努力探索一条最适合市情民情的成都模式,给市民带来先行优势,让参保人员切实享受这一惠民政策;同时将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为将来国家建立长照险制度提供成都经验。

6、为什么长照险待遇是给照护机构或照护人员,而非申请者本人?

对此,杨建介绍,成都开展长照险试点,一方面有效减轻失能人员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切切实实满足失能人员的照护刚需。所以,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为失能人员提供照护服务。

“我们会通过制度运行分析、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寻访、参保人员评价照护机构服务等措施,对照护服务机构服务情况实施动态跟踪管理,确保失能人员享受到规范、标准和满意的照护服务。”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