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字解读四川争分夺秒的15天地灾隐患大排查

2017-07-18 09:39:5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

7月3日,甘孜州路政执法支队雅江大队工作人员在国道318线雅江境内排查易滑坡地段。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B

“拉网式、地毯式”上山排查复核

为确保大排查不重不漏、不留死角盲区,此次排查要求“坡要到顶、沟要到头”,确保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分级分层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体检,科学评估风险。

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排查,将对之前排查出的3.8万余处隐患点进行认真、全面、彻底的复查复核,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提出防灾措施建议;对通过工程治理、排危除险、避让搬迁等措施处理销号的1.1万余处隐患点,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整治“回头看”,要重点调查其防灾减灾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治完善的措施建议;对可能成灾的地区进行全面排查评估,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全覆盖。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如何确保无一遗漏?

胥良介绍,排查中坚持群专结合,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排查开始前,各排查队伍都要先上门“家访”,进一步缩小隐患点的范围。在排查过程中,部分市州组织民间监测队伍和专业监测员一起上山排查,“一方面是带路,另一方面也是监督。”

通过“地毯式”的摸排,掌握隐患点的变动情况。截至7月15日,全省新发现3470处隐患点,在对已销号隐患点复核中,发现险情改变的299处隐患点,两项均已逐点落实防灾措施。

细致不仅体现在排查上,还体现在管理体系上。

排查结果“一日一移交”成为工作常态。对排查新发现的隐患点位,逐一建立台账,分类制定防治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防范措施、问题、责任、任务清单等,逐处逐项明确整改时限并销号。针对险情急迫、危害大或短时间难以完成整治的隐患点,要采取主动预防避让措施,全力保障受威胁群众安全。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