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援建“数字卧龙”建成全国首个信息化管理保护区

2017-08-22 06:50:5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半个月前,一只野生大熊猫穿过五一棚区域。在卧龙特区卧龙镇,卧龙管理局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袁莉在大屏幕上,不仅能看到它的行进画面,还有行进速度、预估体重及健康评估数据。

  大屏幕、摄像机、传输光缆和语音塔,构成了“数字卧龙”。通过这套系统,“撒尿圈地”的大熊猫、神出鬼没的雪豹、重点路口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从2014年底开始,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保护区。从“传信靠吼”到“数字卧龙”,香港援建功不可没。

  过去

  通讯条件差数据采集难,管理盲区多

  卧龙20万公顷的土地上,共分布着81种濒危动植物。

  在卧龙特区耿达镇林业站站长张兴国看来,以往的管护方式,很难将所有工作“搞巴适”。他每天的巡山路线往返12公里,其中有8公里属于通讯信号盲区。也因此,张兴国养成了进山时不带手机的习惯,“没得用处,带它做啥子?”如果遇到意外,他只能见机处置,“如果遇到有人盗猎,我一个人肯定搞不定,叫人支援也来不及。”

  “以前的管理手段确实跟不上。”卧龙特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区内绝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加之地形复杂、基础设施滞后,“手机不通”是常态。“护林员一般单独行动或者两个人一组,万一遇到盗猎团伙,或者被野兽攻击,咋办?”以往发生过多起牛角羚伤害护林员事件,护林员往往很难得到及时救治。

  苦恼的不只是护林员,还有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

  卧龙保护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冬春季节防火压力居高不下。这些,均是卧龙日常管理中面临的现实压力。

  管理手段的滞后,不仅让动植物本身的安全保障无法升级,也让更多的自然奥秘探究限于停滞。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工程师黄炎说,卧龙现有野生大熊猫140余只,是国内拥有野生大熊猫最多的区域,也是最适宜开展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的场所之一。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很难弄清大熊猫种群间联系状况和正在接受野化培训大熊猫的动态。要掌握野化大熊猫的最新数据,只能靠人工布点观察,“在山里头跑,用纸和笔记录。”

  改变

  港方援建给力通讯全覆盖,监控无死角

  “数字卧龙”系统究竟带来了什么?

  张兴国现在多了两个随身物品——对讲机和智能手机。“数字卧龙”投入使用后,8个语音塔和28个WiFi点,覆盖了保护区内的所有原始森林。有了它们,张兴国就可以和远在卧龙镇上的管理人员实现无障碍互动,“后方能找我,我也能找后方”。

  其实,做到这些,投入并不小。“数字卧龙”所有的建设费用为7470.9万元。总计涉及22项建设内容,包含10个机房、8个语音塔、36个监控点位、28个WiFi点、3个数字电台基站等。此外,项目建设期内,卧龙还完成了300多公里的通信光缆铺设。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香港总共向四川援助100亿港元,共计援建项目190个。其中,涉及卧龙的项目为23个,资金总额15.8亿元。

  如今,在卧龙的深山密林中,再也没有监控和通讯死角。“护林员们拿的对讲机能发挥作用,靠的就是光缆和语音塔。”袁莉透露,卧龙管理局还在进入保护区的路口、重点林区等敏感区域设置了监控点。如今,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火灾热点、人员出入等实现了在线监测,并对管护、执法力量实现在线统一指挥调度。

  升级

  日常饲养电子化管理大数据分析野化动态

  “大熊猫‘冰冰’最近怎么样?”在卧龙的官方微博上,不少网友打听大熊猫个体的情况。工作人员在“数字卧龙”平台上,拿出“冰冰”近一个月时间内的粪便走向和变化曲线图,身体状况一目了然。

  黄炎说,“数字卧龙”的投用,受益最多的还是大熊猫,实现了日常饲养的电子化管理,可以点滴记录大熊猫的健康和行为。每个饲养员利用手持终端PDA,录入每只大熊猫日常进食、排便情况,大熊猫体温、体重每日录入。系统后端根据这些信息,对大熊猫个体情况进行研判,为修正饲养管理方案提供依据。还便于依据每只大熊猫的谱系号,确认家族信息,避免近亲繁殖。

  对大熊猫保护的重中之重——野化放归,其作用更不可低估。黄炎说,大熊猫研究已进入野化放归为主的阶段。借助系统和野化大熊猫佩戴的导航定位系统,可以让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其行踪动态,进而开展野化培训大熊猫个体研究。

  “数字卧龙”让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信息化。例如,利用大熊猫DNA调查数据,在GIS地图上进行直观展示,并依据“数字卧龙”监测数据的变化,分析大熊猫种群的生活习性并修正野化放归方案。

  “‘数字卧龙’系统还有很多作用。比如,我们通过系统确认,卧龙具有丰富的食物网和完整的食物链等等。”卧龙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与香港方面加强沟通,以进一步提升“数字卧龙”的功能,提高保护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