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丨四川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助推创新创业

2017-09-13 06:31:5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据新华社成都9月12日电(记者 谢佼 李倩薇)在12日开幕的“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上,澳大利亚籍教授申恒涛等5人获得了“天府友谊奖”。这一奖项旨在奖励在川做出过贡献的海外人才。

  “十二五”期间,每年来川工作、交流访问的各类外国专家达1万人次以上,四川已经成为全球智慧交流碰撞的“强磁场”:

  ——在成都天府软件园6栋17楼上,安放着闪动绿绿荧光的传感接收器。这是归国博士后王暾建立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其地震监测网覆盖了22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网内发生地震,可6秒响应自动预警……

  ——在成都大学,泰国籍特聘专家关国兴,在川工作近10年,致力于川泰教育合作与交流,与四川情深谊长……

  “强磁场”磁力因何形成?用王暾的话来讲,“没有国家的人才政策,项目不可能成功”。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奥地利科学院博士后王暾带着全部积蓄50万元人民币回国开展地震预警网络建设。白手起家,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2011年初,团队连续5个月没钱发工资,遭遇空前的危机。

  关键时刻,中国政府的人才政策帮助王暾渡过了难关。成都市不但为其减免房租,还支持他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最终他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取得多项地震预警成果。

  2016年,四川各级财政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达到43.1亿元。2016年12月,四川省还成立市场化运作、助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股权投资基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储备优质项目逾100个,引入人才投资超过3亿元。

  有资本还要有平台。2016年9月,示范性侨商产业聚集区“侨梦苑”落户成都,入驻侨商不仅能享受“一条龙”服务,还可根据“成都·高新菁蓉人才计划”,获得1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

  要融入更需良好发展环境。今年8月底,296名在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拿到了首批“蓉城人才绿卡”,可获得包括医疗、教育、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20余项服务。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拿着“绿卡”说:“见微知著,我真切感受到了四川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环境。”

  继成都市在美国、德国、加拿大设立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之后,在12日举行的“海科会”上,休斯敦技术中心“中国中心”在成都揭牌,该中心擅长利用网络打造“头脑飞地”。

  由国务院侨办、四川省委省政府、九三学社中央主办的“海科会”,自199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5届,累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超1000人、科技项目超1000个、投资金额1462亿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