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扶贫 让他们踏上奔康幸福路

2017-09-15 07:21:46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9月2日,宜宾市兴文县久庆镇永寿村的电商配送中心。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通过网上销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互联网+”时代,是弯道取直、后发赶超,还是继续拉大鸿沟?地处西部、深处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四川,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几年,围绕把互联网覆盖88个贫困县,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让贫困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优良的医疗服务,四川从未停下脚步。因为,这是四川的诺言,也是网络扶贫的初衷。

  在这条路上,“四川味”正越来越浓:特色农产品不断“触电”,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遍地开花……在这条路上,“四川话”也越来越亲:把果子卖出大山的果农,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山里娃,病愈康复的贫困户……网络“天路”,跨越了千山万水,正成为一条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幸福路。

  关键词

  远程教育

  2017年高考后,彝族村的首届高中毕业生全部考上大学

  瓦尔学校的“秘密武器”

  □本报记者 王成栋

  从喜德县城出发,汽车沿着山路向南走两个小时,就到了东河乡瓦尔村。瓦尔一贯制学校,就在瓦尔村二组。

  2017年高考后,这个学校的78名考生全部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其中,有6人进入重点大学。更为神奇的是,这是瓦尔一贯制学校的首届高中毕业生。

  “成都名校咋上课,咱们就咋上课,连老师和讲的内容都一样。”瓦尔一贯制学校校长李长义说,所谓“秘密武器”,就是遍布各个教室的祥云网络教育系统。借助该系统,瓦尔中学的学生能随时观看成都石室中学老师的上课视频。

  瓦尔学校的招生片区,大部分是从附近山上搬迁下来的彝族移民村。入学前,学生受教育的状况参差不齐。办起高中部时,李长义面对首届78名高中生发愁:咋上课?

  学生基础差,教师队伍同样没好到哪去,“大部分老师都是刚毕业的,连课本、课标都不熟悉,更谈不上教学经验。”李长义说。

  此时,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与石室中学联合开发的祥云网络教育平台已经投入使用一周年,“借助光纤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可以同步分享石室中学的教学资源。”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李长义找到了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和石室中学。之后,从喜德县城到瓦尔一贯制学校,铺设了近90公里长的光纤。在首届高中新生军训结束之前,瓦尔学校的接收设备也全部安装调试完成。

  “我们的基础不好,听不懂石室中学老师讲的课咋办?”瓦尔一贯制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西南民族大学2017级学生黑吉记得,开始上网络课时,学生们持怀疑态度:老师远在天边,咋交流?

  技术人员告诉他们,祥云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双向互动,只要学生提出问题,石室中学的老师可以随时讲解。直播时如果没听明白,学生还可以随时进行课程点播,“不限量。”石室中学相关负责人说,石室中学还借助平台,提供自用的教学资料,如课件、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等。

  第一学期,“秘密武器”便初见成效。2014年上学期的期末统考,喜德县的总分前20名都出自瓦尔学校。

  除了教学生,李长义心里还有自己的“小九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还是想借助这个机会,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

  于是,借助网络教育平台,瓦尔学校的任课老师每周都与石室中学的教师们进行在线交流,一起备课,探讨教学重点难点,交流教学经验。而根据瓦尔学校学生的基础和教师们的反馈,石室中学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

  “我们的教师队伍,现在拉出来也是顶呱呱的。”李长义说,在此前的凉山州教育局考核中,瓦尔学校的教师个个优秀。

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