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林业扶贫成绩提升 绿水青山变身脱贫“靠山”

2017-10-10 07:51:5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近年来,阿坝州壤塘县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沙化治理、城乡绿化和国土绿化等项目,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县植被覆盖度提高了20%,区域农牧民经济收入增加。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亮点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镇的嘎玛整整值了6天班。他说,这里已经变成保护区,游客只能一个一个的劝走。

  游客们的目的地,是占地上千亩的湿地。今年3月1日,嘎玛正式受聘为当地的湿地生态管护员,职责是守护湿地的安宁。

  在此以前,嘎玛家是放牧为生的贫困户,他家曾有50亩牧场位于湿地一侧,如今这50亩已经被围栏隔开。去年启动退牧还湿后,牧场变成了湿地。

  今年初,四川启用湿地生态管护员,涉及8个市州18个贫困县。嘎玛,正是其中的一位。戴上袖标、骑上马儿巡逻的湿地生态管护员嘎玛,每年增加了近6000元的工资收入。贫困,正在与他渐行渐远。

  今年以来,在四川范围内,有了许多个“嘎玛”。

  □本报记者 王成栋

  力度

  六成以上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投向贫困县

  嘎玛家向西150公里,是甘孜州色达县。

  赶在高原冬季来临之前,色达林业部门逐个村庄对今年夏季新治理的4.3万亩沙化草原进行验收,中秋节之前,1400多位在治沙中投工的牧民拿到了工钱。初步统计,在这个治沙季节,色达县参与治沙的牧民,人均劳务收入超过1100元。

  “项目建设修复了生态脆弱区,同时通过用工政策倾斜,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劳务收入。”甘孜州林业局总工程师代学东透露,截至去年底,甘孜州沙化土地面积虽然较大,但多数可治理,“按照现在的模式,治理过程中能为全州农牧民带来十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劳务收入。”

  把重点项目投入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最终实现生态保护和增收并举,是四川林业扶贫的经验之一。省林业厅统计,今年前9个月,全省累计投入贫困县省级以上林业项目资金47.5亿元,占全省的62.7%。

  此外,我省还累计向88个贫困县分解下达2017年公益林建设任务36.9万亩、退耕还林39万亩,均超过全省同期总量比例的82%。

  “根据计划,60%以上的中央和省级林业项目与资金将投向贫困县。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根红线。”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重点项目和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建立项目需求库和需求储备制度外,全省林业系统还专门组建督导组与检查组,不定期、不定时对各地项目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防止项目资金“跑冒滴漏”和“躺在账上睡觉”。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