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瑗.
他们在咖啡馆开启第二段人生。
张瑗和小淞
小淞
成成
员工在制作咖啡。
活 法
寻 找 人 生 的 境 界
很明显,成成不是很开心。
在离门口最近的长条小桌上,6个孩子分坐两边,认真地制作手工书签。穿红格子外套的成成独自呆在小角落里,耷拉着头,盯着左手拇指上的创可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瑗注意到了他的情绪,走过去跟他说话,语气柔和又明快,像在哄小孩子,又像在跟成年人商量。
“你接受采访好不好?可以跟这个姐姐聊一聊。”
“接受采访?这也是工作吗?”
“对,这也是工作呀,你的手受伤了,不能切糖,这也是工作,也很重要。”
“那等我伤好了,我就可以切糖了?”
张瑗点头,“是的,等你好了,你就可以啦。”
在川妹子张瑗的这家咖啡馆里,21岁的成成,20岁的淞哥、26岁的罗总、25岁的海峰、20岁的小洁……8名店员,都是不同程度的心智障碍者。
这家位于成都武侯区金楠天街步行街二楼的咖啡馆,是他们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经过培训,他们将被正式聘用为咖啡馆的员工,跟普通人一样有一份自己的正规工作。
1
当过品酒师
做志愿者陪伴智障孩子
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和唐氏综合症患儿,社会上有针对这类特殊群体开设的特殊学校和托管机构,然而大部分都是照顾。
如何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获得自立?90后的张瑗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冬日的阳光特别明艳,穿着红色卫衣的张瑗在咖啡馆的前厅后堂穿来穿去,她收拾纸盒纸袋各种杂物。做手工艺品的孩子们跟她说话,成成追着问她,“我伤好了,我就可以切糖了?”
她的角色,会让人想到保护伞。其实,她才26岁,是个年轻的姑娘。1991年出生的成都姑娘张瑗,1米68的个子,偏瘦,外貌白净、清秀,爱笑,举手投足间带股洒脱劲儿。
她做过话务员、卖衣服,乱七八糟,最终因推销红酒踏入成都红酒圈子,成了小有名气的品酒师。
“跟别人不一样,我能品出酒里的故事。”张瑗眉梢间带着自豪,她考了两个品酒师的资格证,后来在圈子里小有名气,还接受过深圳一些杂志的采访。在红酒公司里,她做到了市场总监和销售总监。
自豪的红酒人生,为什么会和心智障碍者纠缠在一起?
这个故事,她对着无数的媒体讲了无数次。
起因是一部讲述父亲守护自闭症儿子的电影《海洋天堂》。向来在阳光下行走,单纯爽朗的张瑗,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群体,心理的震撼可想而知,于是萌生了要做自愿者的想法。
“有一次我帮朋友办事,去了一趟成华区残联特教学校,这下来对了。”张瑗冲到校长面前,直言想做志愿者。这里的孩子,患有自闭症、智力残疾或是唐氏综合症。从那天起,每周四下午,张瑗就到这家特教中心来当志愿者。
“陪他们做康复训练,陪他们玩,跟他们聊天,还有他们在锻炼的时候在旁边看护着不受伤。”这一开始,就是四年,期间张瑗还带了工作上的同事、朋友过来帮忙。
可惜,这家特教中心只能接收年龄在8岁以下的智障儿童,年纪稍长的孩子必须离开。
2
搭特殊平台
办四川首家智障人士咖啡馆
做志愿者越久,张瑗越觉得仅仅是陪伴和照顾并不够。
如果有一天,这些特殊的孩子失去了父母老师的庇护,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相关数据统计,四川全省办有残疾证的智障残疾人近19万,成都市就有2.7万。这个特殊群体里,很多人照顾自己都成为问题,谈何谋生。然而,也有部分人通过特殊训练,是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工作。
“为什么不能创造这样的平台,教给他们技能,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张瑗时常在想这个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外有公益机构为智障残疾人培养就业技能,比如调咖啡、做蛋糕等。受此启发,张瑗想在成都成立一个专为智障残疾人培训就业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
一向说风就是雨,行动力极强的她,辞去了红酒公司的工作,带着“第二人生·公益咖啡”方案来到了武侯区残联。
在武侯区残联的支持下,2015年,张瑗在“善工家园”一楼大厅开起了一家名为“第二人生”的咖啡馆。30多个特殊孩子在此进行饮品调制、糕点烘焙、果酱熬制等技能培训。
当年9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店参观,“第二人生”模式得到肯定。11月,在武侯区残联的支持下,“第二人生”选址金楠天街。没有钱请装修队,志愿者们自己背砖头、水泥砌成吧台,桌椅、柜子来自附近关门的面馆、奶茶店。
“第二人生”足足用了3个多月,2016年才正式开业。
3
意外的转机
小淞的牛轧糖竟然赚钱了
这个咖啡馆的名字叫“第二人生”,寓意心智障碍者可以在这里通过劳动得到尊重的人生。同时,这也是张瑗所喜欢的乐队五月天的一张专辑名字。五月天的歌曲洋溢着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积极态度,张瑗觉得获益良多。
在善工家园的专业职业重塑指导老师的陪伴下,孩子们来这里实训,培养他们获得找工作和稳定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咖啡馆盈利的一部分会作为他们的工资。
但是,很少有顾客上门。虽然在热闹的步行街区,店面并不醒目,而且周围的咖啡馆太多了。有时候一天卖不出一杯咖啡,从开业起就入不敷出。很长一段时间,张瑗过得捉襟见肘,“有时候我也会想,可能哪一天我们就关门了。”
转机来得有些意外。
一家爱心企业为咖啡馆送来了一大批奶粉,一天,在咖啡店培训得最久的小淞,叫住着急出门的张瑗,递给她一袋自学做的牛轧糖,让张瑗带在身上。这袋被诸多朋友夸赞味道好的糖,为咖啡馆的经营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固执认真的小淞,试验改良了很多网上的方法,用闲置的奶粉,做了一批牛轧糖。想不到,糖很受欢迎,“糖卖出去了,竟然赚钱了。”
咖啡馆的后部,很快被改造成了一个加工坊,糖、花生、黄油融进奶粉里熬成团状,平铺在方盘里,放上蔓越莓、玫瑰、抹茶等味道,冷藏变硬后切块包装。
孩子们在手工上进步神速。心智障碍让他们的学习、理解、沟通能力缺乏,也正是因为理解能力单一,他们对指令的服从度很高,而且能完美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一颗牛扎糖的诞生有七个步骤,配料、炒糖、轧糖、切糖、包装、塑封、装盒,每一个步骤都由不同的孩子完成。咖啡店转型后,孩子们都有了“用武之地”。
4
产品多样化
让孩子和普通人一样养活自己
小淞被聘用为这家咖啡店的店长。他去把头发染了,脑袋后面扎了一个短短的马尾,潮潮的,是20岁青春男孩的模样。在张瑗有事情的时候,他是店里的“主心骨”,安排工作,接单,发货,收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
轻度智力障碍的他,经历了职业重建之后,已经具备了像普通人一样的工作能力。
张瑗觉得很开心,这种心情,大概就像长久以来一直精心灌溉的树木,终于结出了果实。小淞成为正式“职场人”以后,后面可能会是成成、海峰、小洁……还有更多更多跟他们一样状况的孩子。
咖啡馆早已不再是一家以经营咖啡为主的店。牛轧糖在去年春节,通过微店和线下订单,卖出了3000盒,其中2000盒来自企业订购,1000盒是零散的网络客户。如今,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
现在,“第二人生”可不是只有牛轧糖。干花贴成的台灯、手工首饰、书签、笔记本、私人定制,这些文创产品的创意来自张瑗的男友兼合作伙伴老付——这个手工艺人负责教孩子们压花、制作。
他们不止接纳了轻度智力障碍孩子。隔壁的画室里,还有5名中度智力障碍的孩子在画画。他们和工厂接洽,将孩子们的画制作成丝巾,印上手机壳,再销售出去。
张瑗对公益事业有自己的认识,无论如何,要找到能盈利的合适的商业模式,孩子们才能跟普通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才能建立长久有效的可持续机制。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