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明海
九寨沟县漳扎镇漳扎村二组村民超果近日制订了“两步走”住房重建计划:春节前,修好一层,搬进入住;等开春冻土期结束,再把两层楼新房彻底修好。
像超果一样的灾区群众还有很多,他们都相信并期盼着明天会更好。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决定》描绘了这样的蓝图:不仅要让受灾群众住上新房,还要整体提升灾区城乡面貌。
《决定》指出:结合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藏区新居建设、避险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等,统筹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合理布局,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技术规范,让灾区群众住上安全、舒适、实用的房屋,整体提升灾区城乡面貌。
让受灾群众尽快住进新房
对于九寨沟灾后住房重建,《决定》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住房重建。
九寨沟地震发生在高原藏区,如何结合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民俗民风,让灾后住房重建因地制宜?对这个问题,《决定》中有明确表述:一方面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建设绿色乡村和生态家园,另一方面,将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安全宜居、经济适用,方便生产生活。
为减轻受灾群众的经济负担,根据房屋受损情况,九寨沟县及时出台《“8·8”九寨沟地震受损房屋修复加固补助政策》,按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三个档次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8000元房屋修复加固补助。对需要重建的受灾户,按照收入、人口等家庭情况给予最低3.5万元、最高6万元的重建补助。
“目前,受灾农房维修加固基本完成,9成以上受灾群众已搬进‘新’家。”九寨沟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整体提升灾区城乡面貌
《决定》还特别指出,要规范有序推进城镇住房重建。按照城镇总体规划,注重功能布局和风貌特色,与城中村、棚户区、老城区改造结合起来,推行绿色、节能、节材、环保技术。
记者了解到,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九寨沟县实施“两条腿”走路的措施:一方面,政府对全县1711名农村建筑工匠进行业务培训,组织38名专业技术人员驻守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大家不等不靠、互帮互助高效推进农房重建。
对于灾区城乡配套设施,《决定》强调两个词:完善、提升。
除了优先恢复受损城镇乡村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还要加快推进“厕所革命”,配套建设住房公共建筑与附属室外场地,合理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避灾通道,全面提升市政设施功能,同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广电通信网络全覆盖,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传统村镇保护。
作为震后首个拿钱来加固和装修门面的铺面老板,漳扎村村民高高建房的水准比震前更高了。不仅把受损的墙面、水泥墙柱、木料柱子进行了加固维修,门面装修还进行了大幅升级,更加突出藏式风格。
“景区开放是迟早的事,现在必须做好恢复重建,做好迎接游客的准备。”高高对记者说。
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灾区城乡的美好明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