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终结“蜀中无好米”历史

2017-12-19 09:53:2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李淼

  自我变革 11年后重启“稻香杯”评选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多年来,“川米不好吃”已成消费者心中的“常识”;川猪的传统优势近年来也在逐渐丧失。在我省积极推进农业供结侧结构性改革、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重要时期,四川能否种出既好吃又“叫座”的大米,能否保持养猪大省地位并向强省谋变?

  11月28日,成都市天邑国际酒店院内,20多个崭新的电饭煲一字排开,一群人时而俯身仔细观察嗅闻,时而挑一勺认真咀嚼品味,反复多次,才在表格上慎重记录。

  这是时隔11年后,四川重启的“稻香杯”评选,经评选,四川省第五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结果近日出炉。

  多年来,“川米不好吃”一直是“川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四川是稻米生产和消费大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亟需提高将优质稻变成餐桌上优质米的全程竞争力,重塑“川米”形象。专家称,重启“稻香杯”评选释放出重要信号,“蜀中无好米”历史将加速终结。

  □本报记者 李淼

  A

  历时一年23个优质品种上榜

  “二三十个品种‘匿名’摆在一起,绝对的盲评!”四川瑞星农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宗新专门从西昌赶来,作为稻米加工企业代表,他跟来自省农科院、川农大、省粮食局等的11位专家一起,为第五届“稻香杯”优质米角逐进行最终把关。

  此次“终极PK”主要是鉴评食味品质,包括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指标。“‘好不好吃’是主要指标。”省农业厅粮油处稻作科科长周虹介绍,整体评选包括产量水平、内在品质、食味品质三方面,比重分别占5%、30%和65%。

  其中,内在品质已由参评品种审定时的品质检测结果决定。而为了测定产量和确保在同一条件下种出的大米进行鉴评,第五届“稻香杯”这锅“饭”,整整“煮”了一年。

  2016年11月,省农业厅向社会公开发布品种征求通知,正式启动“稻香杯”评选。经审定资格审查,15个单位选送的29个品种中26个有效品种参加角逐,其中籼型杂交稻25个,籼型常规稻1个。

  参赛的都是实力“大咖”。“达到国标一级的3个,国标二级的14个,国标三级的8个,唯一一个品种虽未达到国标三级,但除了直链淀粉含量这一指标,其余全部达到国标一级。”周虹介绍。

  随后,省农业厅进行密码编号,今年统一在崇州市、眉山东坡区、绵阳安州区集中种植。“统一栽培管理,成熟后再按品种单收、单储、单加工,并测定产量,再用专用设备色选、抛光,制备成样品。”省农科院研究员郑家国介绍。

  历时一年,参评稻种终于变成香喷喷的米饭,端到专家面前。为一比高下,工作人员还特地将著名的泰米“混”入参评大军。“最终,3个低于75分的品种被淘汰,23个品种被评为优质米。”周虹介绍,其中1个品种食味品质超过了泰米,接近泰米的有4个。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