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水质 降水价 明管护 四川农村自来水迎来“三提升”

2018-01-09 10:31:2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王成栋

  3供水方出资金、政府拿经费、用水户建协会,三种模式确保自来水“不断流”

  曾经板庙村村民的第三个“不满意”,是自来水保障率。即自来水管损毁修复不及时。有村民告诉记者,刚通自来水时,水管漏水往往要等上一两天才能维修。

  “一个是不安逸,还有一个心疼。”村民们说,不安逸的是,保修为何这么难;心疼的是,水管破损后,浪费的自来水还要自己买单。

  “我们水厂也心疼啊!损耗这么大,亏损会更大。”昭化区一家农村自来水水厂负责人坦言,自来水损耗率是水厂运行中的核心指标之一。

  “这主要是基层管护力量,特别是用水终端管护不足引起的。有的乡镇水务站就两三个人,不可能搞得赢。”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自来水必须改变“重建轻管”的传统思维。

  去年初,经过板庙村群众评议,有过水暖工经验的本村村民仲成材走马上任自来水管理员,负责村内支线管网的维护,工资主要从村里水费中支付。而自从仲成材上任以来,板庙村的水管、水龙头故障,基本在三个小时内就能解决。

  至于村外的主干管网,则由水厂方面负责维护,维护支出,全部由供水管理单位买单。

  省农水局供水处处长周家富介绍,针对农村自来水工程养护难问题,我省部分地区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纳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补助范围。目前,全省已有52个县建立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基金主要从水费中扣取;另有106个县落实了维修养护经费。

  此外,在部分地区,则采取“谁受益,谁管理”模式。省水利厅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5000个以上,主要由用水户出资,聘请专人负责受益片区的管网维修管护。“这种方式,市场化思路比较清晰。”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认为,“选取哪一种模式,主要看当地实际情况,但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自来水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首页上一页12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