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四川省委: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 我省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018-01-26 09:43:5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杨琴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教育首当其冲,尤其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暴露出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龄人口剧增与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突显。以广元市利州区为例,2016年的新生儿数量为5020人,2017年预计5560人,2018年预计5890人,这些孩子三年后要上幼儿园,六年后要上小学,而该区目前幼儿园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幼儿入园,小学的学位增长也导致大班额现象较多。“全面二孩”政策使得“十三五”及今后的社会发展规划中,学龄人口的预测和教育规划显得尤为关键。

二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师资不足突显。在现有师资仍结构性紧缺的情况下,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不少女教师有生二孩的意愿,而这些意愿预计在五年内释放,届时保胎、休产假的女教师增多,必将使幼儿园和相关学校的师资短时期出现巨大缺口。这可能导致短期内将聘用代课老师,继续在岗工作的教师工作量也将增加,可能影响教学成效,进一步加剧社会对学校和教育的不满。

三是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显。“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再次激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量需求,再加上外来人口子弟及其二孩生育增加,使得基础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供需矛盾激增,原有的基础教育发展计划将面临重大调整。

建议:

1. 摸清“全面二孩”后我省基础教育的新增需求。各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二孩生育潮”后的两三年入园、入学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摸清情况,找准矛盾。同时在教育经费预算时,应充分考虑“二孩生育潮”后教育支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教育经费支出。义务教育均衡的人事编制和经费预算,应考虑“二孩生育潮”后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增减,从而缓解教育矛盾。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学校主动对“二孩生育潮进行研判,提前两三年对本系统、本单位的师资进行调配,对过剩的师资进行再培养和培训,确保专业学科的正常教学。

2. 扩大学前公共教育资源,鼓励民间力量办学前教育。各级政府应着眼于未来的人口形势,提早布局,协调政府、社会和民间力量投入学前教育。一是大力发展和扶持非盈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民间资本开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学前教育服务,政府则以“购买”的方式为民办幼儿园提供的服务买单,从而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落实考核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面和量可以继续加大,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为生育二孩的家庭减轻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二是鼓励中高端民办幼儿园做大做强,通过以质定价、以奖代补、派驻公办园长、教师支教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办中高端幼儿园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幼儿园。

3. 加强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的补配和储备工作。根据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学校在岗教师出现集中性暂时离岗的可能,提早配齐缺编的岗位,并着眼长远人口形势的需求,考虑适当增加编制,为今后的师资队伍快速扩充储备力量。同时,建立自聘教师临时人才储备库,这些“候补”教师平时可以到学校听课、学习,学校急需教师,随时可以到该人才库寻找,并由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拟选定的老师进行相关考核,择优上岗,避免出现单个学校阶段性教师紧缺和阶段性过剩现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