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凉山深处新气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见闻

2018-03-01 06:32:5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2月1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在喂鸡。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2月6日,西昌市天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当地农民工正在为红掌换盆。这里的花卉销往30多个城市。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2月4日,越西县南箐镇南新村的孩子在彝家新寨快乐玩耍。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2月7日,位于喜德县光明镇新联村的邡达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与村庄交相辉映。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编者按

  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调研时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深入乡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给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发展相对不足,该州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个县市中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惦记这里的群众,2月11日,他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大凉山腹地的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我一直牵挂着彝族群众,很高兴来到这里,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十分欣慰。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近日,光明日报记者走进大凉山深处,近距离感受深度贫困地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奋斗精神与饱满信心。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搬迁新房沿公路依山而建,一排排钢架大棚屹立地头。村民吉地尔子说,现在自己有新房、有产业,以前一家人挤一间土坯房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火普村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村。近年来,火普村发展起高山草莓和羊肚菌等为主的大棚种植,并办起以养肉食西门塔尔牛为主的养殖场,为搬迁群众脱贫增收开创了新路子。

  吉地尔子以前主要靠种植马铃薯和养殖猪、羊、鸡等畜禽维持生计,因为缺技术、缺资金导致贫困,建档立卡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还不足2500元。而如今他家的新房里,电视、茶几、沙发、蜂窝煤烤火炉等家具陈设整齐,衣柜里的衣物干净整洁,厨房里的腊肉香肠挂满屋脊……新家与照片上低矮残破的旧房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火普村考察时指出,这里的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凉山多山,土地贫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变劣势为优势,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致富的关键。在三河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望,详细观看门前的扶贫联系卡,同主人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得知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种养业,引进优良品种的牛、猪、羊,家家户户种植了马铃薯、核桃、花椒,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

  “总书记如此关心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脱贫奔小康?”吉好也求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他家里看得这么细、问得这么透,这种贴到心坎上的关心,让他全家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对彝族群众的深深牵挂,给大凉山的干部群众以极大鼓舞。当前,凉山各族干部群众正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提高脱贫质量,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推向前进。

  在宁南县幸福镇茶岭村,核桃产业蓬勃发展,核桃树已是山上的摇钱树。2017年,村民彭顺权种的60亩核桃喜获大丰收,纯收入约18万元。收获的那半个月,许多客商开着大货车上山收购,他雇了几个人帮忙打核桃,一天打下来的核桃能卖1万多元。看着银行卡的余额每天上万元地增长,彭顺权“感觉好极了”。

  彭顺权家的核桃还未到盛果期,再过几年,他家的核桃产量预计将再翻一番,年收入将超过30万元,生活越来越好了。算着这笔致富账,这个中年汉子憧憬着美好未来,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在多年以前,彭顺权从来不敢奢望在山上种核桃致富。茶岭村在大凉山深处一座普通的大山上,山顶海拔约2400米,山脚海拔约1200米,白云飘在半山腰。已经修通的盘山公路从山脚到山顶有十多公里,开车上山也需要四五十分钟。彭顺权说,在公路修通以前,山上的村民去集市买点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日出之前出发,要天黑后才能回到家,那时候,山上的核桃也只是自家改善伙食的零食罢了。

  这几年,随着“山、水、林、园、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茶岭村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山峭壁成了林业富民的优势资源。宁南县林业局局长梁全说,不同的海拔高度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茶岭村巨大的海拔跨度,正是发展立体林业的优势条件:低海拔地段适合种植蚕桑,中海拔地段适合种植核桃、板栗、茶叶,高海拔地段适合种植云杉。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茶岭村积极发展立体林业,采取支部加专合组织的发展模式,带动茶叶专业合作社、核桃专业合作社、林下养殖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全村已发展核桃28万株、板栗22万株、茶叶2400亩、杉树32万株、青花椒8000株,当年为全村带来1000多万元的产业收入,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林业的发展也改善了生态,有村民开起了农家乐,一开业就生意火爆,开在山腰的“山里人家”还被评为幸福镇“优秀农家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凉山各市县纷纷结合实际,在开发新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群众脱贫增收。除了立体林业,宁南县更是以“蚕茧总产、蚕茧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蚕业效益”五项指标连续十多年蝉联四川省第一的成绩,为更多群众铺就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在远近闻名的“宁南蚕桑第一村”新村乡碧窝村,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其中有6户蚕农养蚕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走进养蚕大户王作海的农家别墅,客厅宽敞整洁,空调、大彩电、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映入眼帘。女主人彭顺梅说:“养蚕好啊,公司包收购蚕茧,价格不比外面低,还有技术扶持,只要舍得吃苦,就一定能挣到钱。”

  宁南坚持对育苗、栽桑、养蚕、蚕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全环节多方面实施补贴政策,做到发展过程中蚕农“少投入”“零风险”,促进企业与蚕农“捆绑式”发展。彭顺梅告诉记者,市价1毛钱1株的桑苗,她只需出2分钱,其余的由合作企业补贴。

  看到政策越来越好,王作海夫妇信心越来越足。2015年,他们在自己土地全部种上桑树的基础上又流转来180亩土地,并贷款修建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养蚕大棚进行规范化集中养蚕。2017年,王作海家养蚕收入达到40多万元。

  “一年养五季蚕,每季最忙的时候要请差不多30人帮忙。”彭顺梅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是每次卖完茧马上收钱,特别有获得感。2018年,他们计划向外购买200亩桑叶,继续扩大养蚕规模。碧窝村村民都自己养蚕,桑叶不外卖,他们要到五六公里外的地方才能买到桑叶。“只要能买到,多远也去买!”彭顺梅铿锵的话语,折射出凉山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桑叶可直接卖钱,让一些劳力稍差、技术欠缺的农户也有了致富的门路。产业大户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人脱贫致富。记者了解到,凉山各市县都特别重视扶持大户,鼓励他们带动贫困户积极投身产业发展,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德昌县,一个草莓示范基地,可以带动一个镇的草莓产业发展。

  德昌县麻栗镇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水源充足,非常适合草莓等水果生长。但是长期交通不便、技术落后,本地的气候优势没能得到发挥。2013年,从凉山州农业学校毕业的方文勇联合几名同学,在麻栗镇三合村成立合作社,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草莓。他没有想到,这一尝试,改变了一个致富产业在麻栗镇的命运。

  麻栗镇原来就有一些农户种植草莓,但市场认可度不高。合作社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进行露天种植,很快得到市场认可,草莓价格当年就翻了一番。2014年,合作社搬到面积更大的民主村,注册品牌商标,扩大种植规模,建成示范基地,聘请周边农户帮助打理,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草莓种植技术。

  三合村村民杨金卫在基地工作三年后,已经完全掌握了草莓育苗、栽培、护理、采摘等全流程种植技术。今年,她准备把自家一直用来种玉米和水稻的七八亩田地全部种上草莓。“我们加入合作社,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平台向外销售草莓,完全不愁销路。”她说。

  “我们基地发展起来后,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周边的群众看到草莓能挣钱,也都纷纷找我们学技术。”方文勇说。

  据了解,麻栗镇露天种植的高品质草莓已发展到1000多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这里的气候优势,正逐步变成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产业优势,激发了越来越多当地群众“我要致富”的强烈愿望。

  牢记嘱托,不负厚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嘱托,正激励着大凉山干部群众自强奋斗,激励着他们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记者看到,大凉山深处,产业繁荣兴旺,群众致富信心满满、步履铿锵。

  (原载2月25日《光明日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