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工人的大国工匠梦——对话三位“70后”“80后”“准90后”全国人大代表

2018-03-20 06:33:5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陈乐

“70后”刘忠代表

“80后”江勇代表

“准90后”黄波代表

——对话三位“70后”“80后”“准90后”全国人大代表

履职故事

“弘扬工匠精神”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紧随这句话的是“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中国工业由大图强,对大国工匠的期待跃然纸上。

全国两会期间,川报集团特派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工厂车间的工匠代表:“70后”刘忠,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的操作工;“80后”江勇,川威集团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车间总炉长;还有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他生于1989年,他觉得自己应该归入“准90后”。

三位代表在全国两会上的感悟和思考,折射出三代工匠对职业的认识和追求,汇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历史进程。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王眉灵

A

他们的荣誉感

“国家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者”

到北京的第二天,会议间隙,刘忠主动找到同在四川代表团的一位飞行员代表交谈。生产军机关键零部件的他,“每天都在造,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成品”。外出参加活动,只要有飞行员同行,他都会去找他们,了解产品的质量,这已成习惯。

“晓得我是造液压助力器、起落架的,飞行员眼睛睁大了:‘这可太重要了!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样的话,刘忠听了无数遍,每次听到都很自豪:“我造的零件,安装在军机上,飞翔在祖国的蓝天,光想想就满足。”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这句话,江勇画下重重一笔。

让江勇自豪的是,他所在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自己作为技能带头人,带着大家攻关破难,把公司的提钒冶炼技术提升至国内先进水平,多项技改为公司节成本、创效益,总量上亿元。“‘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我也出了一份力。”江勇满脸笑容。

此次参会,黄波感受最深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急切和紧迫。“我的理解,就是把产品做好做优。”他用擅长的车举例:有的厂家生产的汽车,有时开两三年,发动机、车门就有异响,这种情况以后要力求杜绝。

“身上沉甸甸的担子,让我很自豪。”黄波说,国家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自己幸运地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他把参会收获密密麻麻记在小本子上,回去后要向广大工友们传达。

B

他们的危机感

“不把握发展趋势,不跟随转型步伐,再好的工匠也会被‘去产能’”

三位工匠在担心什么?对于现在和未来,刘忠把自己比喻为“连接手”。在他看来,以前的车间是全人工,现在通过机械手、设备等,在某个环节、某个层面实现了智能化。未来的生产车间是完全智能化的,想要什么产品,直接给“订单”,设备会自动化配置参数。届时,需要的是集技术员、工程师、管理者于一身的技能人才,如果跟不上,很快就会被淘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江勇说,转型中的川威,向钒钛产业主攻的步伐得加快。他所在公司正在进行钒电池等产品的开发利用,他领衔的江勇炼钢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在培养、集纳公司的高技能人才,成立专项攻关组,进行钒钛科技攻关。他说,如果只埋头干事,不把握发展趋势,不跟随企业转型步伐,不瞄准市场需求,再好的工匠也会被“去产能”。

“我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需要跳出头顶这片天。”黄波这句话让记者很震惊。这名年仅29岁就斩获“成都市工匠”等多项职业荣誉的优秀技工,何以如此“不自信”?

黄波说,德国工业制造的品质让他感触极深。有一种小零件,每分钟要转4万圈,“德国造”可使用2年,“中国造”只能使用半年。当然,价差也大。“同样的外观,为什么性能差别这么大?”爱思考的黄波停不下来。

黄波说,生产应用的编程软件功能非常强大,这些年,自己通过努力,已弄懂了“怎么用”,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用”还没弄明白,今后他将主攻这个方向,“这才是产品的核心秘密”。

C

他们的建议

“让更多的蓝领工人成为蓝领技术工人,更多的蓝领技术工人成为工匠”

三位工匠都是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带来了什么建议?

刘忠拿出打印在纸张上的建议——“70后”的他习惯于纸质文稿,他建议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从完善激励机制入手,建立普惠制的提升机制,实现技工收入、社会待遇“双提升”,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技校,毕业之后进入生产车间。“首先要把人留下来。”他特别对记者强调。

江勇在电脑上打开 U盘,他带来的3份建议之一是“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他介绍,现在职业技术学校多是3年学期制,2年理论+1年实践,实践中真正能深入企业、了解并掌握技能的极少。技校毕业生进入车间,企业往往还需进行再培训才能上岗,之后还要手把手教3年左右,才能带出一名合格的炼钢工。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是主因。他建议,借鉴德国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深校企合作力度,让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另一个课堂,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手,甚至成为“熟手”。

“以前我干打磨、抛光,就是机械重复,做多了,熟能生巧。但现在,要用脑去思考、去考虑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机器人操作、软件、油漆材料、维护保养等,都要学。”黄波说,这是技能工与一般产业工人的最大不同。

黄波建议,政府、企业为一线工人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过培训、交流,提升技能、开阔眼界,让更多的蓝领工人成为新时代下的蓝领技术工人,更多的蓝领技术工人成为工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