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货出海三问

2018-03-20 06:53:2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川货加快“走出去”,从调味品到生鲜农产品,从传统贸易到跨境电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产品结构、通道、方式都在变化之中——

  聚焦

  3月上旬,来自攀枝花的135吨西红柿和25吨彩椒投放到俄罗斯市场,被当地消费者一抢而空。

  这是四川鲜活农产品的首趟出口专列。组织者四川凯喆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洪晶晶透露,下一步将借助蓉欧快铁等通道,推动四川农产品端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餐桌。川货出海在加速。2017年,全省外贸获权企业约为2.6万家,新增3051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较上年新增1269家。2017年“万企出国门”活动,推动4000余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川货出海,不仅是量的变化,产品结构、通道、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准备好了吗?

  □本报记者曾小清朱玲

  一问 从调味品到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和供应链能力匹配吗?

  攀枝花番茄热销,一个原因是找准了市场的发力点。凯喆的俄罗斯大客户经理李凯萌介绍,俄罗斯人每天都要消费西红柿和彩椒,“但每年1-3月,气候原因让俄罗斯及周边区域出现四川农产品的‘窗口期’。”按客户和市场需求,凯喆公司实行错季出口。

  四川农产品出口,每年不到10亿美元,不到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这和农业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出口产品中,过去以加工食品调味品为主,如今鲜活农产品出现次数越来越多,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但鲜活农产品出口,必须匹配两个能力:适合跨国运输的冷链物流——物流占总成本一半;其次是供应链能力。

  蓉欧快铁解决第一个问题。“铁路运输农产品具有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尤其在冬季可以不受天气影响,确保准时达到”,凯喆公司不断与国际生鲜物流专家讨论,找到了综合物流解决方案,通过恒定低温的保鲜方式,让西红柿和彩椒的保质期从20天延长到40天左右。

  准备就绪,15个货柜的攀枝花当季蔬菜,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穿越西伯利亚,最终到达莫斯科货站,再由当地知名进出口公司,分拨到俄罗斯各大商超和农产品交易中心。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公司负责人证实,这是国内首趟全程冷链蔬菜出口专列。此前四川仅有少数几个货柜的农产品,搭乘蓉欧快铁出口。

  但供应链挑战随之而来。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采摘后得立即出口销售,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内采摘,才能确保运输快速衔接且质量可控。这又造成新问题:单一区域单一品种的农产品种植体量有限,企业产品组织困难。首趟农产品专列有41个货柜,但此次攀枝花能满足俄罗斯需求的只有西红柿,方案一再改变。原计划出口200吨只成功组织了160吨左右,装了11个货柜的货量,分摊下来,运输成本也因此增加了3倍。

  省商务厅负责人认为,农产品是四川出口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今年将实行农产品出口清单管理,一个一个产品推向海外,在这个过程中,以市场和问题为导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问 从传统贸易到跨境电商 如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胃口”?

  四川合众兴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丁铭最近忙着和日本大型商业企业对接。

  很快将有一批方便火锅及火锅底料产品运到日本,当地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线上下单,产品从成都空运,或从日本海外仓发送到消费者手中。

  多重政策利好吸引下,今年以来多家国际大型供应链企业入驻成都,布局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业内预计,成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将在今年爆发。

  “进”的流通渠道,也可为“出”所用。上述日本商家,正是刘丁铭的跨境电商进口业务的合作伙伴。

  刘丁铭调研日本市场时发现,一个货柜(约8万盒)的方便火锅一个月内便售罄,“说明很有市场。”

  立足于产品特性和国外消费者需求,成都亿信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莉说,四川的女鞋、家具、纺织服装、竹编等日用消费品,很适合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出口。

  “快进快出”,是跨境电商的本质属性。每次下单1000件-2000件,是小批量、碎片化、多频次订单。“客户下单,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得到客户反馈后,工厂要立刻将尺寸、颜色、样式调整。如何提高柔性生产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这对川企而言,挑战不小。

  不同行业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成都德邦博派家具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廖世林说,“家具产业链长,企业在境外的安装、客户服务体系并不完善,有可能造成后续风险。”

  但还是有企业跃跃欲试,因为跨境电商提供了进入市场的快速通道,产品通过个人邮包等方式直接送抵消费者手上,无需认证,节约了市场拓展时间。而传统的出口模式,以食品行业为例,出口日本,产品得连续一年有销售,当地政府部门才发放流通许可证;在欧美,拿到当地颁发的出口认证,得先通过数十项指标考核,前后等待时间也要花一年左右。

  三问 从孤独“出海”到灯会组局 项目投资方何时能掌握话语权?

  早期的川货闯市场,每一个企业都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但以川灯为载体,分散的企业的力量被集合起来了。

  2月,“点亮欧洲心脏”大型元宵灯展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带动了四川特色文化、旅游、餐饮和特色商品“走出去”。

  来自省商务厅统计,全球举办的灯展中,90%以上与自贡有关。自贡市彩灯行业商会统计,自贡彩灯已在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80多个地区展出,累计观灯人数达4亿多。热闹的灯会,已成为中外商贸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点亮欧洲心脏”,由自贡企业彩灯之乡文化产业集团负责灯组设计、制作、安装、展出。彩灯之乡董事长钟东泉透露,上述灯展投资约60万欧元,对当地经济带动为420万欧元。

  但对“走出去”的带动成效,钟东泉无法得知。

  省商务厅负责人认为,目前四川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项目,以数十万美元居多,“企业规模小,缺乏资金、人才、渠道和品牌”,为避免风险,跟境外机构合作运营是较为现实的方式。

  为整合资源、做强品牌,自贡市彩灯行业商会去年下半年应运而生,钟东泉出任会长,他说,将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价恶性竞争,提升整体竞争力。

  “还需要政府推一把。”一家彩灯企业负责人反映,许多国家限定,灯展必须有当地注册公司参与。“这个限定,造成项目谈判时双方角色的不对等。”这位负责人说,政府支持,搭建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平台、在政府层面组织目的国市场风险分析,打通彩灯“走出去”阻碍。

  省文化厅、省商务厅、省旅发委最近联合发文明确,我省将依托“巴蜀文化艺术全球推广计划”“万企出国门”“千企行丝路”等国际经贸文化促进活动,结合“‘一带一路’251行动计划”,以灯会为媒,探索形成文化、旅游、美食、演艺、商贸融合发展的“巴蜀彩灯嘉年华”全球商业模式,力争到2020年,形成“川灯耀世界”的国际品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