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 实现高位开局 激发“三大效应”

2018-04-01 05:50:0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陈乐

3月3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本报记者 郝飞 摄

发布厅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李晓骏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发布人

刘欣 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

刘筱柳 成都市副市长

刘强 泸州市市长

四川自我加压,依托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改革创新。3月3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欣回答:四川自贸试验区实现了奠基性高位开局,激发了“三大效应”。

□本报记者 梁现瑞 曾小清

学习效应

非自贸区学习自贸区,“新兵”学习“老兵”,“新兵”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今天,2018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各个自贸试验区都派代表赴会,陕西省的代表团有15人。

不久前,德阳市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南下泸州,学习考察川南临港片区发展规划、改革经验。

上述两个切片,是自贸试验区相互学习借鉴的一个缩影。非自贸试验区向自贸试验区学习,“新兵”学习“老兵”,“新兵”之间相互学习。通过学习,不仅推动了自贸试验区的进步,也让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进而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

学习进步,是四川一贯姿态。上海自贸试验区刚刚成立不久,四川就多次派人到上海学习,并出台《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方案》。在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看来,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风向标、深化改革试验田、创新发展新引擎、协同开放示范区。

一年间,中央赋予四川的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已全面启动。

“这些改革,不仅在自贸试验区内发生化学反应,更关键的是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四川已形成200余个实践案例,其中首创案例28个。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1项典型经验上报国务院联席会议办公室,率先在全省复制推广。

开放效应

建起一批协同改革先行区和示范区,对外开放水平整体提升

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是中央赋予四川不同于其他自贸试验区的特色试验任务。随着改革纵深推进,全省形成联动发展、协同开放态势。

刘欣透露,坚持“3区+N园”模式,率先开展了宜宾临港经开区参与川南临港片区协同改革专项行动,宜宾港成功申建国家临时开放水运口岸,商事登记、对外贸易、航运物流、承接产业转移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川粤自贸试验区合作机制已建立,与广东南沙等17个城市开展政务服务异地互办合作。

通道建设:整合发挥独特的“临港、临铁、临江”优势,四川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双流国际机场国际航线已达106条,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开行1012列,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55万标箱。

体制机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实施关检联合查验区“一次查验”模式,去年成都关区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上年分别压缩一半左右;实施人员出入境便利化15项措施,港澳团队旅游二次签注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两分钟……

竞争效应

各个片区你追我赶,形成争先恐后的竞争态势

三个发布人都姓刘,这是昨天新闻发布会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三刘”端出的改革大餐各有精彩。

成都市副市长刘筱柳透露,成都区域已全面启动155项改革任务,天府新区片区率先开展大部门制改革,将原先23个机构整合成16个;成都高新综保区内保税维修境内航空发动机实现零的突破,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开出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21票。

泸州市市长刘强透露,川南临港片区已实施138项改革任务,形成创新成果120项,16项制度全国首创。积极发挥临江优势探索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泸蓉欧”快铁已开通,实现了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积极对接长江下游城市,开启“电梯翻坝”“货物直达”快船时代,泸州港至上海水运时间由18天缩短至12天。

竞争,比拼,激荡出活力动力。在成都区域,顺丰无人机总部基地、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产业园、四川国际飞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马来西亚国家馆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316家持牌金融机构集聚;在川南临港片区,新签约项目115个,签约金额619亿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