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高科技 “人技结合”地灾监测安上双保险

2018-06-22 06:38:3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6月15日,武胜县模拟县域内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对乡镇内涝转移、地质灾害避险处置,及水库救助遇险人员、水库大坝险情处置等科目进行演练。 李鸿波摄(视觉四川)

  6月14日,地灾检测员杨国辉正在用木棍测量裂缝宽度,木棍上方黑色的线缆就是地灾自动化监测设备的测线。本报记者寇敏芳摄

  6月14日,荣县高山镇萝卜沟村隐患点,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本报记者寇敏芳摄

  6月14日,自贡荣县高山镇下起了小雨。早上8时,安装在该镇萝卜沟村大坡崩塌隐患点的两台地灾自动化监测设备0001号和0002号就分别收到了一条短信传输指令。

  收到指令5秒钟后,0001号将实时雨量和位移信息发给了指令人——地灾监测员杨国辉。“没变化,0毫米。”看到数据,杨国辉舒了口气。

  10天前,这两台地灾自动化监测设备安装测试完成,现在它们成了杨国辉的好帮手。自动化监测设备是我省今年防灾减灾的一道利器,有了它们,地灾监测从“以人为主”向“人技结合”转变,监测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得到提升。□本报记者寇敏芳

  隐患点安上自动化监测设备

  2015年,萝卜沟村发现大坡崩塌隐患点。垂直发育的山体边缘,出现了4条纵横交错的裂缝,最长的一条长度超过120米,宽半米,深度近10米。

  山体的下方,住着21户居民,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威胁着68人的生命安全。

  隐患点被发现后,杨国辉就当起了地灾监测员。过去3年,他每天上一次山,查看他故意卡在每条裂缝间隙中的木棍是否松动或者掉落——如果松动或者掉落就证明裂缝变宽了。

  这是基层地灾监测员们发明的土办法,简单有效。但是,裂缝究竟变动了多少,趋势变化有多快,杨国辉并不能给出答案。

  他的新“同事”却可以帮忙。目前,杨国辉已经习惯了和地灾自动化监测设备一起工作。“以前一遇下雨,上山把裂缝看完,需要近两个小时。”杨国辉说,现在发个短信就可知道情况,一分钟都用不到。

  “监测设备和监测员形成互补。”高山镇镇长冯俊飞说,自动化监测设备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地灾监测员防灾,同时也对他们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通过数据变化信息,和防灾日志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他们是否有偷懒行为。”

  危险消息可第一时间送达

  听说村里安装了高科技设备,杨建明赶来看热闹。“两个铁皮箱子挂在杆子上,有点像路灯。”除了箱门上印着“灾害监测”几个大字,他丝毫看不出这个设备跟地灾监测有什么关系。

  其实,秘密武器就在箱子里。设备提供方、四川远德安防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清远介绍,每一个终端,都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器等组成,相当于一个“大脑”。与“大脑”相连的4条测线是“神经系统”,它们埋于有裂缝的山体表土之下,可以感应到山体活动,并将变动情况传输到“大脑”。

  数据信息每隔一个小时自动记录并回传给控制中心。“一旦变动超过临界值,设备就会发出报警指令,村里的报警器将自动发出警报。”熊清远说。

  科技防灾的威力,萝卜沟村村民早有耳闻。去年9月1日,荣县双古镇五桐村一座山崩塌隐患点发生崩塌,凌晨1时47分,监测终端发出警报,提醒村民撤离,约7个小时后,山体大面积垮塌。“听说垮之前,大喇叭就一直喊,村民听到报警就赶紧撤离。”杨国辉说。

  重点隐患将实现全覆盖

  监测系统中,除了看得见的监测预警终端,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秘密武器——数据控制平台。

  熊清远打开电脑,调取出五桐村一个山体崩塌隐患点地灾发生前的数据,从曲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崩塌体在地灾发生前3天的变化速度加快,平均每小时山体变动4毫米。

  “数据记录非常重要。”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山体活动数据的收集,可以进一步研究灾害发生规律,有效指导防灾。

  此前,我省曾在部分隐患点零星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五桐村一座山崩塌隐患点的监测设备就安装于2016年。今年,我省进一步扩大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安装范围,将实现重点隐患点全覆盖,涉及21个市州的近13万户、63万余名受威胁群众。

  “所有隐患点的监测数据都将汇总上传。”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还将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最终实现省、市、县、点四级监测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加强对各类海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力争获得科学可靠的预警阈值,不断提高预警精度。”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