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村"90后媳妇:努力供孩子们上大学 让他们自由自在恋爱

2020-07-06 06:51:0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孩子出生,对未来有些顾虑

俄木以伍说,她只知道“悬崖村”路很远,山很高,对于确切的距离,之前没有一个概念,走了一次后,才明白有多难。从美姑的山里,嫁到了昭觉的山里,这种感觉难以形容。“嫁都 嫁了,后悔也来不及。”

在村上,她家有4亩地,种了土豆、玉米,还喂了些羊。“地里种不出来的,都要下山买。”她说,“悬崖村”的不便,体现在生活上时,让她不敢畅想未来。没修钢梯前,下山到乡上,要花大半天时间,就算丈夫体力好,背着东西也要三四个小时。

为了让日子过得有滋味一些,她和丈夫先后去了很多地方,努力打工挣钱。

慢慢地,一切都在变好。以前,在她眼中长得不好看、说话声音大、在家不干活的懒汉丈夫,也慢慢变成了尊重她意见、好好挣钱的好男人。

2018年,大儿子出生了,她的心里多了一丝顾虑。如何让孩子有书读、有好日子过,成为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那时,她常常站在村口,望着面前层层叠叠的大山出神。今年年初,小女儿出生后,她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他一天书也没读过,不会认字,手机现在还是板板机(老人机)。”俄木以伍说,丈夫比她大三岁,在孩子出生后,他也有同样的顾虑。“在外面闯荡了这么久,我们都知道,‘悬崖村’的山太高了,路太远了,走出去太难了。”

搬进新家,迎接新的生活

不过,生活中的惊喜,总是悄悄到来。

今年4月,在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住房分配大会上,俄木以伍家抽中了一套位于3号安置点的75平方米新房。

新房在5楼,视野开阔,两室一厅带个阳台。小区外面就是学校,占地很大,教学楼还没修好,但已经能看出大概的样子。俄木以伍听说,这里将有县城里最好的教学资源,能从幼儿园一直读到高中。

5月13日,俄木以伍一家正式搬下“悬崖村”,住进新家。

她说,那天她带着孩子和老人,踏着钢梯一路往下,走下山的那一刻,心情愉悦难以言表,只想化作一只鸟儿,飞到新家去,迎接新生活。

搬进新家后,他们只住了5天,就回到了村里。山上的地里,还种着许多土豆、玉米,畜舍里,还关着牲口。他们打算等彝族年过了,把家里的庄稼收了,鸡、羊、猪卖了,就进城长住。

回忆这5天里的感受,俄木以伍说,新家住着舒服,10分钟的路程就到县城,生活等各方面比“悬崖村”方便多了。

人生后半段,不经意间改变

“不读书,放羊、种地,年纪稍大就出去打工挣点钱,稀里糊涂地结婚生子。孩子出生后,也没书读,继续放羊……”俄木以伍说,在“悬崖村”,这是一个循环,每个人的生活都大体如此。

如今,这个循环落到她身上时,前半段一一应验:没读过书,外出务工,挣些辛苦钱;安排下的婚姻,让她还没明白什么是爱情,就成为了孩子的母亲。

她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以前,她想,他们夫妻俩一起出去打工,把钱挣够,就在城里安家。城里的世界更大,人们眼界更广,不再拘泥于传统观念,孩子也就不用再走上和她一样的道路。

当然,她也知道,他们夫妻二人想在城里打拼出一个家,有多难。

人生的后半段,不经意间就发生了改变。“轻松了不少。”俄木以伍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了城,自己的很多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搬家以后,生活也变得简单起来,只需要外出务工,挣钱供孩子们读书。

6月10日,身体不太好的俄木以伍,从村上来到县城医院检查,特意回了一趟新家。再次路过小区对面的学校时,她看到教学楼主体建筑已经修起来了,很气派。

她和丈夫已经商量好,即便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大学。至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怎么走,她说,她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恋爱,选择自己的生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双决”报道组凉山报道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